原文: 渭水秋深,溢江春老,洞庭一湖。问城南古树,如今在否,洛中狂客,还更来无。独上君山,渺观岩石,八百里鲸波泛巨区。何曾错,有茶中上灶,酒里仙姑。
终须。度了肩吾。稽首终南钟大夫。日太平寺里,题诗去后,东林沈宅,大醉归欤。天上筵多,人间到少,更不向庐山索鳜鱼。如何好,好借君黄鹤,上我清都。
白玉蟾(1134~1229),原名葛长庚,世称紫清先生,出生于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擅长书法、绘画和诗词。
在书法方面,白玉蟾善于篆、隶和草书,他的草书作品如龙蛇飞动,充满了生动的动感。他的绘画特长是竹石和人物,他所画的梅竹和人物形象逼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白玉蟾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文词清亮高绝。他的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展现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才华。
他的著作《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是一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的著作,独树一帜。这部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此外,白玉蟾还有其他一些著作,包括《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海南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他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白玉蟾于1229年去世,他的艺术成就和文化贡献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