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原文赏析

  • xiàn
    xiān
    yīn
    ·
    jǐng
    tíng
    meí
    cǎo
    chuāng
    yùn
  • [
    sòng
    dài
    ]
    wáng
    sūn
  • céng
    绿
    é
    é
    xiān
    qióng
    jiǎo
    jiǎo
    dǎo
    hén
    qīng
    qiǎn
    guò
    yǎn
    nián
    huá
    dòng
    rén
    yōu
    xiāng
    féng
    fān
    chūn
    huàn
    huàn
    jiǔ
    xún
    fāng
    chù
    yíng
    yíng
    tuì
    zhuāng
    wǎn
  • xiāo
    àn
    kuàng
    liáng
    jìn
    lái
    yìng
    wàng
    què
    míng
    yuè
    shēn
    guī
    niǎn
    rěn
    rǎn
    zhī
    chūn
    hèn
    dōng
    fēng
    rén
    tiān
    yuǎn
    zòng
    yǒu
    cán
    huā
    zhēng
    qiān
    leì
    mǎn
    dàn
    yīn
    qín
    zhé
    qiǎn
    jīn
    yōu
    yuàn

原文: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相关标签:追忆赏花梅花怀友情怀献仙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满绿苔的梅树层层叠叠,点点白梅如皎皎细玉,素洁典雅,倒压湖面,一池绿波更觉清浅。年华瞬逝,但你动人的幽意依然如故,再次重逢已是几度春光易换。曾记得与朋友一起畅饮,探访芳景的情形,而美丽的梅花却久开不败,好像盈盈盛妆的美人迟迟不愿卸妆。

注释:聚景亭:杭州聚景园内的香雪亭,在西湖之东。
层绿:重重叠叠长满绿苔的梅枝。峨峨:高耸的样子。
纤琼:纤细娇弱的白梅。皎皎:润泽洁白的样子。
倒压:倒映贴近。
幽意:幽静的意趣。
几番:几度。
唤酒:相约饮酒。
盈盈: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秀丽。此处喻白梅。褪妆:指梅花凋谢。
已消黯:那往日欢乐已在记忆中黯然消逝。
归辇(nǐan):游园归来的銮驾。此处暗指南宋盛时帝王临幸而归。
荏(rěn)苒(rǎn):指柔弱的样子。一枝春:指梅花。
征衣:远游在外穿的衣服。
铅泪:眼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
殷勤:情意浓厚。
遣:排遣。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唱答词创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当时,作者身处杭州,与戴表元、周密等人一起在杨氏祠堂举行了一场宴会。这场宴会结束后,大家各自分手。这首唱答词可能是在这次宴会上的一种娱乐形式,通过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念之情。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对这次宴会和与戴表元、周密等人的相聚的回忆和感慨的表达。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以描述聚景园梅花盛开的美景为主题。文章开头引用了姜夔《暗香》中的句子,描绘了梅花盛开的壮丽景象。绿梅如云,白梅如雪,水中梅花倒影重重,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的几句写到了相逢之难,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叹,美景依旧,而心情已经不同。光阴迅速流逝,梅情高雅,多次逢春才一见园梅。接下来,文章转而追忆往日快乐时光,唤酒寻芳,忆当年游赏之处。情景交融,生花妙笔,既表达了对梅花的钟爱,也含有对往事的眷恋之情。

下阕转而写今昔沧桑之感,词人伤神,点出国家沦亡的惨痛事实。朋友之间彼此悬隔,无法再见。作者面对聚景亭中的梅花,发出哀叹,表达了亡国之恨。漂泊之悲,词人惜梅之意,叹江南流浪无期。最后以“一枝梅”的典故,感叹友人相隔之远,只能折梅自赏。

整篇文章贯穿着梅花的标格和神韵,无论是梅花的盛开还是凋谢,都通过浅淡幽香的生命表达出来,语意传神。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王沂孙的照片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的年龄大约与张炎相仿。在元朝时,他曾担任庆元路学正的职务。

王沂孙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有《花外集》,也被称为《碧山乐府》。这部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可能包括了关于他的生平经历、感悟和思考等。

除了文学创作,王沂孙还有一些别名和称号。他被称为碧山、中仙和玉笥山人,这些称号可能与他的个人修养、生活环境或者文学风格有关。

关于王沂孙的具体生卒年份和其他详细信息目前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资料收集。

猜您喜欢

法曲献仙音(题姜子野雪溪图)

宋代 张炎

梅失黄昏,雁惊白昼,脉脉斜飞云表。絮不生萍,水疑浮玉,此景正宜舒啸。记夜悄、曾乘兴,何必见安道。
系船好。想前村、未知甚处。吟思苦,谁游灞桥路杳。清饮一瓢寒,又何妨、分傍茶灶。野屋萧萧,任楼中、低唱人笑。渐东风解冻,怕有桃花流到。

法曲献仙音

宋代 陈允平

油幕收尘。
素纨招月,一枕苹香微度。
枕玉牙床,浣冰金斛,薰风夜凉窗户。
渐睡醒、明河暗,芭蕉几声雨。
对谁语。
念徽容已成憔悴,心期误。
归计欲成又阻。
寂寞燕楼空,想弓弯、眉黛慵妩。
泪墨愁笺,纵回文,难写情素。
便山遥水邈,几度梦魂飞去。

法曲献仙音

宋代 吴文英

落叶霞翻,败窗风咽,暮色凄凉深院。
瘦不关秋,泪缘轻别,情消鬓霜千点。
怅翠冷搔头燕,那能语恩怨。
紫箫远。
记桃根、向随春渡,愁未洗、铅水又将恨染。
粉缟涩离箱,忍重拈、灯夜裁翦。
望极蓝桥,彩云飞、罗扇歌断。
料莺笼玉锁,梦里隔花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