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山晓径,七塔夜灯,曾同闽峤游屐。
零雨断蓬,别后迢迢梦魂隔。
西丘寺,一片石。
爱绿树、浓阴欹侧。
风林杪、未敛斜阳,独照蝉翼。
六载一相逢,杯酒才持,那知是离席。
不见赤阑桥下,催人有兰鹢。
荆高侣,燕市北。
肯忘了、江乡秋色。
红莲饭,玉破鲈鱼,须待归客。
朱彝尊(1629~1709)是清代的一位诗人、词人、学者和藏书家。他的字是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年号小长芦钓鱼师,还有金风亭长的称号。他是汉族,出生在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康熙十八年(1679年),朱彝尊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并且获得了检讨的职位。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进入了南书房。他还曾参与纂修《明史》的工作。
朱彝尊通晓经史,他的诗歌与王士祯并称为南北两大宗。他的词作风格清丽,被认为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一起被称为朱陈。此外,他还精通金石文史,并且对古籍图书的购藏非常热衷,被誉为清初著名的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的生平和成就使他成为清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和学术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逝世年份不详。
五侯故邸,三月令辰,芳游更趁泉石。
尽有客愁兵气,随流付潮汐。
堂前燕,犹似识,又软语、说春消息。
问哀乐、旧世新人,那异今昔。
台榭倚斜阳,一梦承平,歌舞已陈迹。
不见汉宫传烛,飞花自寒食。
长安事,如局弈,曾几度、眼惊身历。
看无主、隔院娇红,谁去相惜。
候蛩探暝,书雁寄寒,西风暗剪绡织。
报道凤城催钥,笙歌散无迹。
冰轮驾,天纬逼。
渐款引、素娥游历。
夜妆靓,独展菱花,淡绚秋色。
人在涌金楼,漏迥绳低,光重袖香滴。
笑语又惊栖鹊,南飞傍林阒。
孤山影,波共碧。
向此际、隐逋如识。
梦仙游,倚遍霓裳,何处闻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