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百里中途,孤城小驿,冈重峦复。
皂帽蒙头,青毡裹手,暮寒犹触。
微阳西堕,趁虚人散,客与昏鸦并宿。
正山头、野火烧残,听风过、萧萧竹。
旧家名酒,凭谁买醉,零落低帘剩幅。
想雪水初添,年时此际,比舍新篘熟。
可堪回首,六亭南北,一片荒烟废麓。
更何时、翠袖牵萝,重来补屋⑴。
查慎行(1650~1727)是清代诗人,也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他晚年居住在初白庵,因此也被称为查初白。他出生在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康熙四十二年(1703),查慎行中进士,被特授翰林院编修,进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他请求休归故里,回家居住了十多年。雍正四年(1726),因为他的弟弟查嗣庭讪谤案,他被指责为家长失教,被逮捕入京,次年才被释放,但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查慎行的诗学受到了东坡和放翁的影响,他曾经注释过苏轼的诗作。自朱彝尊去世后,他成为东南诗坛的领袖。他著有《他山诗钞》一书。
木末霜催,风信乍紧,龙山别酒曾劝。
路指桃源,小船压浪,安稳过湖眠饭。
峒户熢烟满,底处觅、秦人鸡犬。
谱首新词,竹枝声里,蛮歌倘变。
客况蹉跎秋晼晚。
盼消息、鱼沉素断。
闻说东游,滕王阁下,趁一帆风便。
念孤飞、何日到,参差翼、江湖定倦。
应记芦花,旧时群、有炉峰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