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1629~1709)是清代的一位诗人、词人、学者和藏书家。他的字是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年号小长芦钓鱼师,还有金风亭长的称号。他是汉族,出生在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康熙十八年(1679年),朱彝尊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并且获得了检讨的职位。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进入了南书房。他还曾参与纂修《明史》的工作。
朱彝尊通晓经史,他的诗歌与王士祯并称为南北两大宗。他的词作风格清丽,被认为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一起被称为朱陈。此外,他还精通金石文史,并且对古籍图书的购藏非常热衷,被誉为清初著名的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的生平和成就使他成为清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和学术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逝世年份不详。
却爱晴江风小,芦花重叠,酿就新秋。
一任布帆,低挂画桨轻揉。
起迟怕呼山县吏,閒来得受醉乡侯。
忒清幽。
声声箫鼓,荡漾中流。
何求数峰遥落,黄陵祠畔,白鹤山头。
渐逼重湖,天空岸阔让凫鸥。
衬琉璃、波光猛射,铺玳瑁、云影徐收。
且优游。
岳阳无,恙好更登楼。
自顾平生胸次,长波千里,一泻微茫。
放迹忘归,不觉两鬓吟苍。
漆园身、虚成蝶梦,桃源棹、久误渔郎。
奈行藏。
今来只在,水驲萍乡。
汪洋。
吴天无畔,高风惊羽,独走危樯。
渊堕云升,壮怀竖坐啸奔光。
绿初沉、树离京口,青渐远、山别维扬。
势汤汤。
大江东去,浪白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