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七里滩光,见拥树归云,石壁衔照。
渔火犹存,羊裘未敞,只合此中垂钓。
客星曾老。
算来无过烟波好。
况有个、偕隐市门,仙女定娟妙。
当此更想,去国参军,白杨悲风,应化朱鸟。
翠微深、鸬鹚飞处。
半林茅屋掩秋草。
历历舵楼人影小。
水远山远,君看满眼江山,几人流涕,把莓苔扫⑴。
朱彝尊(1629~1709)是清代的一位诗人、词人、学者和藏书家。他的字是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年号小长芦钓鱼师,还有金风亭长的称号。他是汉族,出生在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康熙十八年(1679年),朱彝尊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并且获得了检讨的职位。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进入了南书房。他还曾参与纂修《明史》的工作。
朱彝尊通晓经史,他的诗歌与王士祯并称为南北两大宗。他的词作风格清丽,被认为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一起被称为朱陈。此外,他还精通金石文史,并且对古籍图书的购藏非常热衷,被誉为清初著名的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的生平和成就使他成为清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和学术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逝世年份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