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新婚卧室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去堂前拜见公婆。
装扮好后轻声询问夫君: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注释:
张水部:即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
洞房:新婚卧室。停红烛:让红烛通宵点着。停:留置。
舅姑:公婆。
深浅:浓淡。入时无:是否时髦。这里借喻文章是否合适。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士子朱庆馀在参加进士考试前夕所作的一首诗。在唐代,士子们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流行一种叫做“行卷”的活动,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名人。朱庆馀写下这首诗的目的是投赠给名人张籍。他即将参加考试,但担心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创作背景详情»
。因此,作者通过将自己比作新娘,将考试比作拜见公婆,将主考官比作公婆,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和期待。
整首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这三个字既是新娘子对自己打扮的担心,也是作者对自己考试结果的担忧。通过这种比拟,作者将自己的心情与新娘子的心情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焦虑和期待。
此诗的写法非常巧妙,通过以夫妻关系比拟君臣关系,将个人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关系相结合,使诗歌更具有普遍性和共鸣力。同时,诗中的细节描写也非常精细入微,如新娘子梳妆打扮的过程、她对自己打扮的担心和询问丈夫的低声一问等,都展现了作者的细腻观察和描写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新娘子的心理状态来表达作者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和期待,通过夫妻关系的比拟,使诗歌更具有普遍性和共鸣力。诗中的细节描写和巧妙的写法使其更加动人,令人惊叹不已。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赏析详情»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他是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中进士,后来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他的诗作被收录在《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以及《全唐诗》中,共有两卷。
朱庆馀曾经创作了一首名为《闺意献张水部》的诗作,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以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非常赞赏,回答他的诗作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这使得朱庆馀的声名大为扬名。关于朱庆馀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