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问银海水,有多少层波,敛愁飘怨。
含辛欲堕,转自把人凝眄。
沾向长亭早晚。
定减了、轻尘一半。
安排玉著离筵,伴我樽前肠断。
偷看。
夜来枕畔。
傍镜影初干,袖痕重按。
心心心上,总是别情难惯。
纵遣丝垂缕绾。
穿不起、南珠盈串。
裁得几幅榴裙,点点行行都满。
朱彝尊(1629~1709)是清代的一位诗人、词人、学者和藏书家。他的字是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年号小长芦钓鱼师,还有金风亭长的称号。他是汉族,出生在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康熙十八年(1679年),朱彝尊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并且获得了检讨的职位。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进入了南书房。他还曾参与纂修《明史》的工作。
朱彝尊通晓经史,他的诗歌与王士祯并称为南北两大宗。他的词作风格清丽,被认为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一起被称为朱陈。此外,他还精通金石文史,并且对古籍图书的购藏非常热衷,被誉为清初著名的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的生平和成就使他成为清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和学术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逝世年份不详。
几番泼火,听昨夜轻雷,隔篱先响。
参差迸土,穿破碧苔如掌。
那忍堆槃独享,正社瓮、乍开邻酿。
少年最惜芳华,浅醉乌衣深巷。
比似春葱纤样。
胜猫卧骈头,儿绷脱襁。
香泥愁洗,上有芹芽新长。
苦忆园林胜赏。
已稍拓、当风窗网。
得知今岁樱筵,楼上人人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