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宪宗平淮西》原文赏析

  • niàn
    jiāo
    ·
    xiàn
    zōng
    píng
    huái
    西
  • [
    sòng
    dài
    ]
    gāng
  • wǎn
    táng
    yǒu
    duō
    shào
    fāng
    zhèn
    feī
    yáng
    huái
    cài
    xióng
    fān
    lián
    jùn
    qiān
    gōng
    rán
    tóng
    è
    xiāng
    qián
    shāng
    zǎi
    shuí
    gǎn
    fēn
    míng
    ē
    qún
    gòng
    yún
    máo
    jié
    yìng
  • tiān
    yīng
    míng
    èr
    chù
    dēng
    yōng
    peí
    wǎng
    quán
    shī
    weī
    lìng
    shǐ
    使
    qín
    zeí
    gōng
    míng
    guī
    bàn
    xián
    meí
    mǎn
    chéng
    shēn
    xuě
    wáng
    xuán
    míng
    táng
    zuò
    zhì
    zhōng
    xìng
    gāo
    yìng
    qiān

原文: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淮蔡雄藩联四郡,千里公然旅拒。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媕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往督全师威令使,擒贼功名归诉。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明堂坐治,中兴高映千古。


相关标签:咏史怀古抒怀散文念奴娇

赏析

这首词以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割据一方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揭示了晚唐时期各地方镇割据的原因和影响。词的上片通过三句概括了方镇之祸的原因,指出朝廷姑息养奸、容忍迁就是导致各地方镇嚣张跋扈的根源。唐代节度使本应由朝廷任命,但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不再由朝廷任命,而是自行决定继任者,朝廷只能事后追认。这种追认是迫于形势,无奈之举。

下片具体描述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割据行为。他割据淮西,与山南东道、淄青、魏博、成德四镇联合,公然抗拒朝廷。吴元济联合四镇,地连千里,气焰嚣张。这些割据势力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甚至暗杀宰辅。例如,815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刺客暗杀力主平定方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并刺伤御史中丞裴度,企图用恐怖手段阻止朝廷及大臣们对方镇的讨伐。

词中还描绘了朝廷大臣们在面对方镇问题时的态度。他们受制于方镇的淫威,摇摆不定,犹豫不决。在讨论方镇问题时,他们都主张迁就,承认各地自任的节度使,只求息事宁人,敷衍塞责。这种态度被形容为“媕婀群议”,意味着朝臣们依违两可,犹豫不决。他们主张朝廷采取迁就态度,承认已成事实的割据局面,只求平息事端,敷衍塞责。

通过这首词,作者李纲对晚唐时期各地方镇割据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批评了朝廷姑息养奸、容忍迁就的态度,同时也揭示了割据势力的嚣张跋扈和对朝廷的威胁。这首词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切和对国家统一的期望。 《念奴娇·宪宗平淮西》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李纲的照片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出生于1083年,具有出色的文学才华,擅长诗文和词曲创作。他的作品中不乏爱国主义的篇章,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抗金的决心。尤其在咏史方面,李纲的作品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他的代表作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和《梁溪词》等。李纲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为保卫祖国的疆土和民族尊严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李纲在1140年2月5日去世,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他的去世给南宋政权和抗金斗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猜您喜欢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魏晋 曹丕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艳歌何尝行

魏晋 曹丕

何尝快。
独无忧。
但当饮醇酒。
炙肥牛。
长兄为二千石。
中兄被貂裘。
小弟虽无官爵。
鞍马{马反}{马反}。
往来王侯长者游。
但当在王侯殿上。
快独摴蒲六博。
对坐弹棋。
男儿居世。
各当努力。
{?戚}迫日暮。
殊不久留。
少小相触抵。
寒苦常相随。
忿恚安足诤。
吾中道与卿共别离。
约身奉事君。
礼节不可亏。
上惭沧浪之天。
下顾黄中小儿。
奈何复老心皇皇。
独悲谁能知。

丹霞蔽日行

魏晋 曹丕

丹霞蔽日。
采虹垂天。
谷水潺潺。
木落翩翩。
孤禽失羣。
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
华不再繁。
古来有之。
嗟我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