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蝉》原文赏析

  • tiān
    ·
    chán
  • [
    sòng
    dài
    ]
    wáng
    sūn
  • jīn
    hèn
    gōng
    hún
    duàn
    nián
    nián
    cuì
    yīn
    tíng
    shù
    zhà
    liáng
    hái
    àn
    chóng
    chóu
    shēn
    西
    chuāng
    guò
    guài
    yáo
    peì
    liú
    kōng
    zhēng
    diào
    zhù
    jìng
    àn
    zhuāng
    cán
    weí
    shuí
    jiāo
    bìn
    shàng
  • tóng
    xiān
    qiān
    leì
    tàn
    xié
    pán
    yuǎn
    nán
    zhù
    líng
    lòu
    bìng
    jīng
    qiū
    xíng
    yuè
    shì
    xiāo
    xié
    yáng
    yīn
    gēng
    shèn
    bào
    qīng
    gāo
    dùn
    chéng
    chǔ
    màn
    xiǎng
    xūn
    fēng
    liǔ
    qiān
    wàn

原文: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相关标签:婉约咏物寓人抒情齐天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宫妃满怀离恨,忿然魂断,化作一只衰蝉,年年都在庭院的绿荫丛中哀呜。它刚刚还在枝头上呜咽,不一会儿又飞到幽暗的密叶丛中呜叫,一遍又一遍地将生死离别的愁绪向人深深倾诉。西窗外秋雨初歇,蝉儿惊动的声音如玉佩在空中作响,又如玉筝调柱般美妙动听。昔日的明镜已经昏暗,容貌已经憔悴,可为何蝉翼还像从前那样娇美?
金铜仙人铅泪如洗,去国辞乡,只可叹她携盘远去,不能再贮藏清露以供哀蝉了。秋蝉病弱的双翼惊恐清秋的到来,那枯槁的形骸在世上已沧桑历尽,还能承担起多少次斜阳的折磨?凄咽欲断的啼叫更让人觉得悲苦,可为什么她还欲独自将哀怨的曲调吟唱,让自己顿时承受这无尽的哀伤?而当此之时,她只能徒然追忆当年自己欢笑在薰风中,柳丝万缕飘飞的美景。

注释:
“一襟”句:一襟:满腔。宫魂断:用齐后化蝉典。宫魂,即齐后之魂。
凉柯:秋天的树枝。暗叶:浓暗的树叶。
瑶佩:以玉声喻蝉鸣声美妙,下“玉筝”同。调:调整弦柱。
“镜暗妆残”二句:谓不修饰妆扮,为何还那么娇美。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娇鬓:美鬓,借喻蝉翼的美丽。
铜仙:用汉武帝金铜仙人典。
枯形:指蝉蜕。
消得:经受的住
甚:正。清商:清商曲,古乐府之一种,曲调凄楚。
漫想:空想。熏风:南风,此指夏天。 《齐天乐·蝉》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王沂孙生活于宋末元初,这个时期正是南宋国家面临巨大变革的时刻。他亲身经历了国家的覆灭,这一切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内心。正当他正值报国的年华时,却目睹了国家的败亡,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悲伤和失望。更加令他痛苦的是,他不得不流落在异族的统治之下,这样的遭遇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词,以寒蝉的哀鸣来表达他对亡国之恨的深深怀念和痛苦。这首词是他在这种困境下创作的产物,它充满了对国家的痛惜和对命运的无奈。通过寒蝉的哀鸣,他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词不仅是王沂孙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齐天乐·蝉》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宫魂余恨》是一首描写蝉的词,通过描写蝉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齐女的怀念和怜惜之情。

词的开头就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用“一襟余恨宫魂断”这样的起笔,直接点出了题目。根据马缟的《中华古今注》,齐后因忿怒而死,化为蝉,每年都在庭树上鸣叫,王悔恨。词中带有浓郁的感伤色彩,通过描写蝉的鸣叫声,表达了齐女魂魄的怨恨和离愁。

词中还描写了蝉的生活环境和形态,蝉年年只身栖息于庭树翠阴之间,孤寂凄清。蝉的鸣叫声忽而哽咽,忽而哀泣,声声凄惋,如同齐女魂魄在诉怨。词中的“离愁深诉”和“重把”与“年年”相呼应,表达了“余恨”之绵长和“离愁”之深远。

词的第二段以“西窗过雨”为开头,借秋雨送寒,意味着蝉的生命将尽,但蝉声却异常宛转动听,清脆悦耳。词中的“瑶佩流空,玉筝调柱”形容蝉声,使人联想到一位悠然弄筝的女子,可能就是齐女宫魂生前的化影。这种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展现了蝉声的美妙和齐女的悲哀。

词的最后一段描写了蝉的饮食起居。通过描写蝉的饮食习惯和失去了光泽的妆镜,表达了对蝉生活的怜惜和对齐女的思念。词中的“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引用了汉武帝铸的金铜仙人的故事,表达了蝉的生活困境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描写蝉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齐女的怀念和怜惜之情。通过对蝉的描写,词中融入了对历史故事的引用和对女子形象的联想,使词的意境更加丰富深远。 《齐天乐·蝉》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王沂孙的照片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的年龄大约与张炎相仿。在元朝时,他曾担任庆元路学正的职务。

王沂孙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有《花外集》,也被称为《碧山乐府》。这部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可能包括了关于他的生平经历、感悟和思考等。

除了文学创作,王沂孙还有一些别名和称号。他被称为碧山、中仙和玉笥山人,这些称号可能与他的个人修养、生活环境或者文学风格有关。

关于王沂孙的具体生卒年份和其他详细信息目前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资料收集。

猜您喜欢

齐天乐 和白华,用叔问韵,时余将

清代 易顺鼎

西风又起天涯路,吹残碧云如马。
十载江湖,无人到处,惯与闲鸥争霸。
一双不借。
更庐阜寻僧,远投莲社。
行路寻常,曹将军笔也难写。
销磨旧怀艳冶。
向荒台流水,空吊琴雅。
夕跨苍龙,朝辞黄鹤,明日芙蓉手把。
与君别者。
莫只学人间,秋虫吟哑。
五岳归来,早将书代话。

齐天乐 素心兰,和敦甫韵

清代 易顺鼎

湘天万古飞明月,珠光照来波路。
影外论交,香中写意,曾共灵均心许。
藏愁不住。
已销尽幽春,一痕犹露。
却笑人间,千红冷暖甚情趣。
乾坤几分清气,算无芳占得,全染襟素。
恩怨都平,悲欢总澹,花国自成朝暮。
仙禅合处。
是空色同修,玉昙琼树。
夜蹋鱼云,来听瑶瑟语。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_隐居

元代 张可久

隐居

潜身且入无何,醉里乾坤大。蹉跎,和,邻友相合。就山家酒嫩鱼活,当歌,百无拘逍遥,千自在快活。日日朝朝,落落跎跎。酒瓮边行,花丛里过,沉醉后由他。

今日红尘在,明日青春过。枉张罗,枉张罗,世事都参破。饮金波,饮金波,一任傍人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