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暮春时节,已经没有人关注路上的落花,只能看到浓郁的树荫,无边无际地遍布在天涯。林间的黄莺早已不再啼叫,只能独自一人走向长满青草的池塘边,去聆听青蛙的叫声。
注释:
绿阴:绿树浓荫。
冉冉:慢慢地,或柔软下垂。
天涯:天边。此指广阔大地。
独听蛙:只听见蛙鸣声。
《春暮》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赏析描述了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诗。诗中首先描写了花、鸟、叶,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突出了“暮”字,从而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明媚的春天已经悄然消失,花儿凋谢了,大地上却长满了茂盛的绿叶;莺歌也停止了,而青草池塘中却到处都是蛙声。这些描写引发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叹,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春天的珍惜之情。诗中的两两相对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暮春时节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珍惜之情。 《春暮》赏析详情»
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号东亩(或东猷),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他于嘉泰二年(1202)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安吉州教授,之后调任重庆府司法参军,又改任建昌知县。绍定六年(1233),他被擢升为秘书丞,兼任仓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他除了担任浙西提举常平的职务,还被调到浙东担任提点刑狱。嘉熙初年,他被召为左司谏,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一起被称为“嘉熙四谏”。嘉熙三年(1239),他被任命为福州知府,但因为受到台臣的阻挠,最终只能守在宝章阁待制致仕。淳祐九年,曹豳去世,享年八十,谥号为文恭。刘克庄为他撰写了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宋史》中也附有《曹叔远传》。《全宋词》中收录了他的两首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