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的家就在繁华的钱塘江畔,花开花落,任凭岁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在这黄昏时节,纱窗外下起了一阵潇潇细雨。
我把犀梳斜插在头上,让头发半垂鬓边,敲响檀板,唱清丽的歌曲。抬眼望高空白云,不知它漂泊何处,梦醒后只见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注释:
黄金缕:又名蝶恋花,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本:原,原本。
钱塘江:古称浙,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
黄梅雨:长江中下游流域春末夏初黄梅季节下的雨,也叫“梅雨”、“霉雨”。此指绵绵细雨。
犀梳:犀牛角做成的梳子。
檀板:即拍板。
黄金缕:《黄金缕》,即《蝶恋花》调的别名,以冯延巳《蝶恋花》词中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而得名。
行云:指情人。
南浦:泛指离别地点。
《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段内容描述了司马制举中第在调任关中第一幕官时的一次奇遇。有一天,他在里中昼寐时,突然间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古代妇人。她身着古老的衣裳,手持着一块板子,唱着上半阕的歌词。歌曲结束后,她便离去了。司马制举中第因此而继续创作了这首曲子。无论是司马故意耍弄狡诈,假装有本事,还是真的做了这个梦,这首歌曲的著作权都应归于他本人。 《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词是一首记梦之作,描写了男女之间的恋情。词人在梦中遇见了一位来自钱塘的歌伎,她为他唱歌,引起了词人的爱慕之情。梦醒后,词人写下了这首词。
关于这首词的故事有两个传说。根据张耒的《柯山集》记载,司马槱是陕西人,他在制举考试中名列第一,被任命为关中地区的官员。有一天,他在白天午睡时,恍惚间见到了一位美丽的古装女子。她走进帷幕中,拿起板子唱歌,歌词是:“家在……黄昏雨。”歌唱完毕后,女子离去。司马槱因此续写了下半部分的词:“斜插……生春浦。”后来,司马槱被调到杭州担任官职。有传言说,他的官舍下面就是苏小墓,而司马槱最终在官职任满后去世。
另一则传说来自何薳的《春渚纪闻》。据他记载,司马才仲最初在洛阳时,白天午睡时梦见一位美丽的女子牵着帷幕唱歌,歌词是:“妾本钱塘……黄昏雨。”司马才仲非常喜欢这首词,询问了曲名,得知是《黄金缕》。他还说:“后日相见于钱塘江上。”后来,司马才仲通过东坡先生的推荐,考中了官职,成为了钱塘的官员。他的官舍后面就是苏小墓。当时,秦少章(秦观)担任钱塘尉,他续写了这首词的下半部分:“斜插……生春浦。”然而,不久后司马才仲生病去世,他的灵柩被放在画船上停泊在河塘。柁工(司马才仲的朋友)突然看到司马才仲带着一位美丽的女子登上船,他上前行礼,然后船尾起火。消息传来,家人们悲痛哭泣。
这两个传说的情节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美女所唱的歌正是这首词的上半部分,而这位唱歌的美女就是南齐时期著名的妓女苏小小的鬼魂。虽然这些传说可能有些荒唐,但也有一定的依据。考虑到司马槱当时在钱塘任职,与歌伎相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常常在梦中表露出来,通过梦境来寄托相思之情。而一些好事者可能会根据这些事实编造情节。无论如何,这首词无疑是司马槱所作。
上半部分的词是根据梦中女子所唱而写的,因此以女人的口吻来写。首句描写了女人的住址。钱塘在宋代已经是一个繁华的都市,有着“参差十万人家”的繁荣景象。歌楼舞榭,琳琅满目,不言而喻。接下来,这位女子介绍了她的生活和心情。她说:“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一年一度,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几度春秋。花开花落本是无情的事情,但流逝的时光却让人感到遗憾。这已经暗示了这位歌伎的心情。她自叹:“今年欢笑忽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年一年的欢笑和忧伤,如同秋月和春风一样,都是平淡度过的。这首词以女性的视角来写,表达了歌伎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鉴赏详情»
美好的青春岁月,女子唱这首歌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无奈。她的歌声如同春风拂过,轻柔而悲伤。她住在钱塘江畔,这个地方繁华而热闹,充满了酒楼和妓馆,她也许是其中一位歌妓。然而,岁月如梭,花开花落,她感叹着这无情的变化,不管人们的伤春心事。她或许已经厌倦了歌妓的生活,但却无法摆脱其中。她用“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来形容残春的景象,燕子带走了美好的春光,而黄梅雨的敲窗声则增添了她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下片是词人追忆梦中情景,实际上是写对远别情人的深深思念。女子斜插着犀角梳子,发式优雅而别致,仿佛明月从乌云中半吐出来。她轻轻地敲着檀板,唱着《黄金缕》这首幽怨的歌曲。这首歌曲曾经在唐代流行,其中有一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句歌词表达了珍惜青春的意思。女子唱这首歌,或许是在表达自己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珍惜和对远离情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女子的口吻出现,通过描写梦中女子的歌唱和追忆情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远别情人的深深思念。词中运用了优美的意境和音韵,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女子的装饰来增强词的表现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赏析二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司马槱,字才仲,出生于陕州夏县。在元佑中,苏轼荐举了他,因为他才华出众,品行端正,能够直言极谏,所以他考取了科举中的第五等,被赐予同进士的身份。
他先后被任命为河中府司理参军,并最终被调任到杭州担任知州一职。在杭州任职期间,司马槱为官清廉,勤勉尽责,深受人们的敬重和赞赏。
然而,司马槱在任期间不幸去世。他的具体死因和去世时间没有提及。
司马槱的事迹被记载在张耒的《书司马槱事》中,该文收录在《张右史集》的第四七卷中。此外,司马槱的词作也被收录在《全宋词》中,共有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