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元夕行灯轿上赋洞庭春色呈刘左史)》原文赏析

  • dòng
    tíng
    chūn
    yuán
    xíng
    dēng
    jiào
    轿
    shàng
    dòng
    tíng
    chūn
    chéng
    liú
    zuǒ
    shǐ
  • [
    sòng
    dài
    ]
    weì
    liǎo
    wēng
  • huā
    mào
    yán
    xíng
    bǎo
    chaī
    liáng
    pàn
    hái
    shì
    shàng
    yuán
    kàn
    nián
    fāng
    cǎo
    jīn
    yòu
    绿
    dāng
    shí
    hào
    yuè
    réng
    yuán
    jié
    rén
    rén
    jiě
    dào
    suì
    suì
    nián
    nián
    bān
    kàn
    chéng
    chù
    yǒu
    zhú
    lóng
    zhào
    tiě
    fèng
    lián
    tiān
    <
    b
    r
    /
    >
    dōng
    fēng
    zhī
    juàn
    yòu
    chuī
    xiàng
    lóu
    shān
    diān
    rèn
    guǎn
    xián
    nào
    chù
    shī
    háo
    zhì
    luó
    xiāng
    xiá
    shào
    dāng
    quán
    wēng
    shì
    dàn
    suí
    zān
    huā
    hán
    xiào
    kàn
    xiàn
    gēng
    zuì
    huā
    yǐng
    bǎo
    kàn
    fēng
    nián

原文: 花帽檐行,宝钗梁畔,还是上元。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绿,当时皓月,此夕仍圆。节序驱人人不解,道岁岁年年都一般。看承处,有烛龙照夜,铁凤连天。
东风不知倦客,又吹向楼阁山巅。任管弦闹处,诗豪得志,绮罗香里,侠少当权。客与溪翁无一事,但随俗簪花含笑看。无限意,更醉骑花影,饱看丰年。


相关标签:洞庭春色

宋代诗人魏了翁的照片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出生于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大臣。他在嘉熙元年(1237年)去世,享年六十岁,被追赠太师、秦国公,并谥号为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教和老子的“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强调“寡欲”而不是“无欲”,并指出“虚无”是道德的害处。他推崇朱熹的理学,但对朱熹注释的经典是否完全可靠持怀疑态度。他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了“心”的作用,与陆九渊的观点相近。

除了学术上的成就,魏了翁还擅长诗词和文学创作。他的词语意境高远,风格或清丽,或悲壮。他的著作包括《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其中还有一部名为《鹤山长短句》的词集。

总结来说,魏了翁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理学家和思想家,他对佛教和老子的观点持批判态度,推崇朱熹的理学,并强调了“心”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文学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著作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猜您喜欢

洞庭春色

宋代 陆游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鲙丝莼。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洞庭春色(生日谢同官六月八日)

宋代 魏了翁

四十之年,头颅如此,岂不自知。正东家尼父,叹无闻日,鄹人孟子,不动心时。顾我未能真自信,算三十九年浑是非。随禄仕,便加齐卿相,于我何为。
人间郁蒸难耐,谁借我五万蒲葵。上玉台百尺,天连野□,□楼千里,江射晴晖。此意分明谁与会,但时把瑶笙和月吹。吾归矣,有鸿相与和,鹤自由飞。

洞庭春色 题棠村词,遥为大司农

清代 徐釚

学海词源,功名胜矣,足并千秋。
看曹刘沈谢,乃公驱遣,夔龙稷契,于帝旁求。
累叶金貂连凤阙,那便少、车前拥八驺。
经纶展,启沙堤黄阁,一半丹丘。
满座邹枚宾客,较才雄、谁似君侯。
记尚书红杏,金荃兰畹,坡仙铁板,玉宇琼楼。
暂借度支元补衮,更头黑、三公笑白头。
逢洗沐,坐蕉林书屋,细勒银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