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远诸秋光,乍疑是、两岸芦花如霰。
刚得软语轻回,差池转堪恋。
思一缕、红丝系住,怕飞入、掌中难见。
明月楼台,梨花院落,曾否寻遍。
问何事、沙际飘零,惹西去、潘郎鬓都变。
争向水晶帘外,对晓风初卷。
看画阁,银钗几许,留伴他、傅粉人面。
借取玉女缝衣,一双并剪。
朱彝尊(1629~1709)是清代的一位诗人、词人、学者和藏书家。他的字是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年号小长芦钓鱼师,还有金风亭长的称号。他是汉族,出生在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康熙十八年(1679年),朱彝尊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并且获得了检讨的职位。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进入了南书房。他还曾参与纂修《明史》的工作。
朱彝尊通晓经史,他的诗歌与王士祯并称为南北两大宗。他的词作风格清丽,被认为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一起被称为朱陈。此外,他还精通金石文史,并且对古籍图书的购藏非常热衷,被誉为清初著名的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的生平和成就使他成为清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和学术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逝世年份不详。
独客閒窗,刚过了、深巷买花时节。
惆怅落拓心情,好景多虚设。
三尺剑、蒯缑都破;
一床书,锦函生裂。
猛雨冲帘,盲风撼树,小楼灯灭。
恰今朝、双鲤南来,把梓里、虚无尽情说。
只有饥儿病妇,扃柴扉呜咽。
纵守得、铁杵磨成,怕难禁、鲋鱼涸辙。
不如春水江南,满帆新月。
冻海霜天,荡千里,河岳龙吟凄雨。
混沌万丈云垂,茫茫接烟树。
飘不定,闲闲风絮。
抵春暮、李花穿户。
两渚之间,孰分牛马,太初归素。
荒寒渐、白尽双肩,还问汝,翩翩同谁侣。
教我幽思勃然,破空如飞鹭。
望彼岸、搴裳渡海,忆昔时、隔梦难顾。
许到倦客归时,绿生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