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朔旦有事于攒宫》原文赏析

  • mèng
    qiū
    shuò
    dàn
    yǒu
    shì
    zǎn
    gōng
  • [
    qīng
    dài
    ]
    yán
  • qiū
    shàng
    líng
    xīn
    sōng
    jiā
    ?
    ?
    qīng
  • cǎo
    shēn
    liú
    shān
    rào
    lóng
    xíng
  • fàng
    cháo
    dēng
    lǒng
    xiāng
    yuè
    sǎo
    tíng
  • xíng
    liǎo
    jiàn
    jìn
    weí
    xīn

原文: 秋色上陵坰,新松夹??青。
草深留虎迹,山合绕龙形。
放犊朝登垄,司香月扫庭。
不辞行潦荐,髣髴近惟馨。



清代诗人顾炎武的照片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是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他出生于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是汉族。他的本名是绛,乳名是藩汉,别名有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也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他因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为炎武。由于他的居所旁边有亭林湖,学者们尊称他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的思想深受儒家经典的影响,他致力于研究经学、史学和地理学。他的《日知录》是一部总结了他多年学习和思考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他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天下郡国利病书》则是他对明朝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建议。他的《肇域志》是一部地理学著作,详细描述了中国各地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他的音韵学研究也非常重要,他的《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等作品对后世的音韵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顾炎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被视为中国古代学术的重要遗产之一。他的思想和学术贡献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亭林先生。他的生平和学术成就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思想启示。

猜您喜欢

三屯营

清代 顾炎武

三屯山势郁峥嵘,少保当年此建旌。
名似北平临宿将,制如河上筑降城。
忠祠日落来山鬼,武库苔封蚀禁兵。
一望幽燕人物尽,颓垣荒草不胜情。

赋得江介多悲风用风字

清代 顾炎武

素节乘云梦,清秋下渚宫。
哀音生地籁,激楚入天风。
落雁过山急,寒蝉抱树空。
伤心干里目,愁绝百年中。
郢路元依北,江关久向东。
有人宗国泪,何地洒孤忠。

三月十二日有事于攒宫同李处士

清代 顾炎武

馀生犹拜谒,吾友复同来。
筋力愁初减,天颜伫一回。
岩云随驭下,寝仗夹车开。
未得长陪从,辞行涕泗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