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原文赏析

  • zhàng
  • [
    qīng
    dài
    ]
    yán
  • zhàng
    zhì
    fāng
    yǒu
    shì
    xiān
    xiàn
  • yān
    néng
    diào
    sān
    jiāng
    zhōng
    nián
    shǒu
  • jiān
    liú
    guāng
  • jiǎo
    shǒu
    wàng
    tài
    xíng
    yán
    chē
  • fēng
    chuī
    beǐ
    yàn
    yún
    zhōng
  • huái
    怀
    xīn
    suǒ
    xiàn
    qiān

原文: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县弧。
焉能钓三江,终年守菰蒲。
如何驷隙间,流光日已徂。
矫首望太行,努力驱盐车。
风吹河北雁,飒沓云中呼。
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



清代诗人顾炎武的照片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是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他出生于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是汉族。他的本名是绛,乳名是藩汉,别名有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也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他因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为炎武。由于他的居所旁边有亭林湖,学者们尊称他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的思想深受儒家经典的影响,他致力于研究经学、史学和地理学。他的《日知录》是一部总结了他多年学习和思考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他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天下郡国利病书》则是他对明朝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建议。他的《肇域志》是一部地理学著作,详细描述了中国各地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他的音韵学研究也非常重要,他的《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等作品对后世的音韵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顾炎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被视为中国古代学术的重要遗产之一。他的思想和学术贡献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亭林先生。他的生平和学术成就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思想启示。

猜您喜欢

上路光禄太平

清代 顾炎武

弱冠追三古,中年赋二京。
一门更丧乱,七尺尚峥嵘。
江海存微息,山陵鉴本诚。
落萁裁十亩,覆草只三楹。
变故兴奴隶,奸豪出里闳。
弥天成夏网,画地类秦坑。
狱卒逢田甲,刑官属宁成。
文深从锻鍊,事急费经营。
节侠多燕赵,交亲即弟兄。
周旋如一日,忼慨见平生。
疾苦频存问,阽危得拄撑。
不侵贞士诺,逾笃故人情。
木向猿声老,江随虎迹清。
更承身世画,不觉涕沾缨。

久留燕子矶院中有感而作

清代 顾炎武

寄食清江院,从秋又涉冬。
水侵慈姥竹,风落孝陵松。
野宿从晨钓,山居傍夕烽。
相逢徐孺子,多谢郭林宗。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沾方读盐铁论

清代 顾炎武

积雪冻关河,我行复千里。
忽闻弦诵声,远出衡门里。
在汉方盛时,言利宏羊始。
桓生书一编,恢卓有深旨。
发愤刺公卿,嗜利无廉耻。
片言折斗筲,笃论垂青史。
矧乃衰乱仍,征敛横无纪。
转饷七盘山,骨满秦川底。
太息问朝绅,食粟斯已矣。
幸哉荀卿门,尚有苞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