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寒英剪剪弄轻黄,百卉凋零见此芳。
天意也应怜晚节,秋光端不负重阳。
郊原惨淡风吹日,篱落萧条夜有霜。
输与陶翁能领略,南山在眼酒盈觞。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他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长州(今江苏苏州),因为先祖是衡山人,所以他被称为“衡山居士”,世人也称他为“文衡山”。
文徵明四十二岁开始使用字行,后来又改字为徵仲。他的书画造诣非常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他被人们称为“四绝”的全才。他与沈周一起创立了“吴派”,并与沈周、唐伯虎、仇英一起被称为“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在诗文方面,文徵明受到了白居易和苏轼的影响,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吴宽的指导。在书法方面,他的老师是李应祯。而在绘画方面,他的师承是沈周。在诗文上,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一起被称为“吴中四才子”。在绘画史上,他与沈周、唐寅、仇英一起被称为“吴门四家”。
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在当时非常高度认可,他的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艺术发展。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于1559年3月28日去世,享年89岁。
季秋气未肃,鸣禽尚交交。
澄空霜华薄,木叶不尽彫。
抚舆陟前冈,不觉身已高。
回视平湖东,逸峰耸晴霄。
但欣双目明,宁辞一身劳。
物理会有穷,何以心烦焦。
世情共扰扰,吾乐方陶陶。
达人悟迁化,千载犹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