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池上芙蓉》原文赏析

  • qián
    shì
    chí
    shàng
    róng
  • [
    míng
    dài
    ]
    wén
    zhǐ
    míng
  • jiǔ
    yuè
    jiāng
    nán
    huā
    shì
    xiū
    ,
    róng
    wǎn
    zhuàn
    zài
    zhōng
    zhōu
  • meǐ
    rén
    xiào
    yíng
    yíng
    shuǐ
    ,
    luò
    hái
    shēng
    miǎo
    miǎo
    chóu
  • lòu
    pán
    jīn
    diàn
    殿
    lěng
    ,
    fēng
    chuī
    luó
    dài
    jǐn
    chéng
    qiū
  • xiāng
    kàn
    weì
    yòng
    shāng
    chí
    ,
    bié
    yǒu
    chí
    táng
    zhòng
    yōu

原文: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相关标签:咏物荷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九月的江南,百花凋谢,只有迟开的荷花还在水中的小洲附近绚丽绽放。远远望去,莲荷迎风起舞,动人而美丽,就像笑容满面的美人一样。日落时分,暮色沉沉,使人心生愁绪。像玉盘一样的荷叶上渐渐凝聚着露水,就像把荷叶洗过了一样;晚风吹来,成片的莲荷随风摆动,就像彩色的罗带一样,给附近的小城增添了别样的秋色。眼前莲荷的清幽景色别具风姿,使人看了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产生伤感。

注释:芙蓉:此处为水芙蓉,即莲花。
钱氏池:钱家的池塘,钱氏是文徵明拜访的一位友人。
玉盘:指荷叶。 《钱氏池上芙蓉》译文及注释详情»

明代诗人文徵明的照片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他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长州(今江苏苏州),因为先祖是衡山人,所以他被称为“衡山居士”,世人也称他为“文衡山”。

文徵明四十二岁开始使用字行,后来又改字为徵仲。他的书画造诣非常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他被人们称为“四绝”的全才。他与沈周一起创立了“吴派”,并与沈周、唐伯虎、仇英一起被称为“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在诗文方面,文徵明受到了白居易和苏轼的影响,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吴宽的指导。在书法方面,他的老师是李应祯。而在绘画方面,他的师承是沈周。在诗文上,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一起被称为“吴中四才子”。在绘画史上,他与沈周、唐寅、仇英一起被称为“吴门四家”。

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在当时非常高度认可,他的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艺术发展。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于1559年3月28日去世,享年89岁。

猜您喜欢

洞仙歌·荷花

宋代 刘光祖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咏新荷应诏

南北朝 沈约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五代 李煜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