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原文赏析

  • mán
    ·
    tóng
    huáng
    yùn
    cuì
    qiāng
    hán
    zhú
  • [
    dài
    ]
  • tóng
    huáng
    yùn
    cuì
    qiāng
    hán
    zhú
    xīn
    shēng
    màn
    zòu
    xiān
    yǎn
    àn
    xiāng
    gōu
    qiū
    héng
    liú
  • yún
    shēn
    xiù
    lái
    biàn
    便
    xié
    zhōng
    yàn
    yòu
    chéng
    kōng
    hún
    chūn
    mèng
    zhōng

原文: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相关标签:爱情感伤恋情菩萨蛮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应是对宫中生活一个片段的实录。有人认为此词为描写后主与小周后的本事,也有人认为它描写的应是宫女向后主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

李煜,南唐后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在位期间,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中,但他却以其才华横溢的文学作品闻名于世。这首词是他早期的作品之一,描绘了宫中生活的一段片段。

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描写后主与小周后的故事。小周后是后主的妃子,两人之间的感情被认为是相当深厚的。词中可能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某个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和情感。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首词描写的是宫女向后主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在古代宫廷中,宫女们常常对皇帝或后主抱有崇拜和爱慕之情。这首词可能是以宫女的视角来描绘她们对后主的爱慕之情,展现了她们内心的情感和渴望。

无论是描写后主与小周后的故事,还是宫女向后主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这首词都展现了李煜对宫中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他将读者带入了宫廷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情绪。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李煜身处动荡的时代,但他却能够通过文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宫中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人性、情感和命运的思考。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创作背景详情»

五代诗人李煜的照片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猜您喜欢

一斛珠·晓妆初过

五代 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五代 李煜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五代 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