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素发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萧条暮景看篱菊,次第秋风到井梧。
物外机心聊奕旨,老来多事坐诗逋。
秪应双足能强健,着屐登山未要扶。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他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长州(今江苏苏州),因为先祖是衡山人,所以他被称为“衡山居士”,世人也称他为“文衡山”。
文徵明四十二岁开始使用字行,后来又改字为徵仲。他的书画造诣非常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他被人们称为“四绝”的全才。他与沈周一起创立了“吴派”,并与沈周、唐伯虎、仇英一起被称为“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在诗文方面,文徵明受到了白居易和苏轼的影响,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吴宽的指导。在书法方面,他的老师是李应祯。而在绘画方面,他的师承是沈周。在诗文上,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一起被称为“吴中四才子”。在绘画史上,他与沈周、唐寅、仇英一起被称为“吴门四家”。
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在当时非常高度认可,他的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艺术发展。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于1559年3月28日去世,享年89岁。
斜日翻波山倒浸,晚晴幻出西南胜。
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
谁剪吴淞尺纸间,唐君胸有洞庭山。
古藤危磴黄茆渚,细草荒宫消夏湾。
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
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
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
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
古称诗画无彼此,以口传心还应指。
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