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原文赏析

  • mèng
    lìng
    ·
    mǎn
    yuàn
    luò
    huā
    chūn
  • [
    sòng
    dài
    ]
    yáng
    guàn
    qīng
  • mǎn
    yuàn
    luò
    huā
    chūn
  • fēng
    lián
    xié
  • cuì
    tián
    xiǎo
    hán
    qīng
    qiū
    qiān
  • yuǎn
    shān
    chóu

原文: 满院落花春寂。
风絮一帘斜日。
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
无力。
无力。
蹙破远山愁碧。


相关标签:婉约写景春愁如梦令

译文及注释

满院落花春寂。风絮一帘斜日。翠钿(diàn)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无力。无力。蹙(cù)破远山愁碧。
蹙:同“蹴”,踢,踏也。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满院落花春寂。院中的花朵满地落下,春天显得寂静。
风絮一帘斜日。风中的絮子像一道斜阳。
翠钿(diàn)晓寒轻,翠绿色的钿子在清晨的寒冷中显得轻盈。
独倚秋千无力。独自倚在秋千上,感到无力。
蹙(cù)破远山愁碧。踢破了远山,使人感到忧郁的碧色。

蹙:同“蹴”,踢,踏也。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蹙:同“蹴”,踢,踏也。



注释:蹙是一个汉字,与“蹴”字同义,表示踢或踏的动作。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注释详情»

评解

这首小令以描绘春景和抒写春愁为主题。作者以暮春季节为背景,通过描绘风卷斜阳、院子里落满红叶、翠钿轻寒等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变幻。同时,作者以独倚秋千的姿态,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整首小令的结句“蹙破远山愁碧”给人以深深的情感共鸣。这句话蕴含着无限的情韵,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愁和思绪。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想象到远山的苍凉和碧色,进一步加深了对春愁的理解。

整篇小令将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将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的风格婉约而优美,给人以一种温柔的感觉。读者在阅读时,不仅可以欣赏到春天的美景,还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起伏。

总的来说,这首小令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春景和春愁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整篇小令的风格和婉,意境优美,让人陶醉其中。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评解详情»

杨冠卿

杨冠卿(1138-?)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字梦锡,出生于江陵(今属湖北)。他曾经举人及第,担任过九江戎司掾,并曾经在广州任职,后因事被罢免。晚年他居住在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人相互倡和。杨冠卿才华出众,他的四六诗尤为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年),他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经失传),自序中写道:“我漂泊困顿,长期在各地做客……有时受到一些鼓励,就独自取酒畅饮,高歌几曲,心情愉悦,仿佛没有察觉到天地之广阔,以及贫富之差异。”他还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收录在《彊村丛书》中的《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也有对他的传记记载。关于杨冠卿的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记载。

猜您喜欢

浣溪沙·方响

宋代 苏轼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⑾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木兰花·小芙蓉

五代 魏承班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闭宝匣,掩金铺,
倚屏拖袖愁如醉。
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凝然愁望静相思,
一双笑靥嚬香蕊。

菩萨蛮

五代 毛熙震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
忆君和梦稀¤
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绣帘高轴临塘看,雨翻荷芰真珠散。残暑晚初凉,
轻风渡水香¤
无憀悲往事,争那牵情思。光影暗相催,等闲秋又来。
天含残碧融春色,五陵薄幸无消息。尽日掩朱门,
离愁暗断魂¤
莺啼芳树暖,燕拂回塘满。寂寞对屏山,相思醉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