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潮河北来几千里,夹岸穹庐杂军垒。
传闻汉官旌节至,惊咄欢迎竞罗跪。
抹额貂皮并系腰,胡妇赤脚胡儿履。
中有老胡能汉语,瓣发一条银鼠尾。
告言天暖弓力弱,箭垛乞移三四咫。
蹲腰搊目满弯弧,箭箭齐奔月儿里。
当轩赐与锦缠头,汉人喝采胡人喜。
自矜长技正未竭,一跃上马事驰突。
珠帽半仄卖欹邪,铁骢骄嘶弄????。
可怜人马如争巧,人藏马腹马人立。
翻身倒卧马背上,马尾鬅松乱人发。
忽然马去不闻声,一路惊尘向空没。
满眼流星透烟雾,道是胡儿飞箭发。
想见天山射雕时,意气雄豪谁可越。
骑归人散悄无諠,卸却牙旗卷秋月。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出生于明代。他是一位儒学大师、军事家和散文家,也是一位抗倭英雄。
唐顺之于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他在嘉靖八年(1529)参加会试,获得第一名,后来被任命为翰林编修,并调到兵部担任主事。当时倭寇经常侵扰沿海地区,唐顺之被任命为兵部郎中,负责督师浙江,他亲自率领兵船在崇明岛上击败了倭寇。后来,他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并被派往凤阳担任巡抚。
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唐顺之在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他被追谥为襄文。学者们尊称他为荆川先生。
园令还多病,东方更少徒。
寻山只独往,到寺即吾庐。
酬答惭居士,衣冠谢鄙儒。
冥心偶有会,木榻小跏趺。
禅栖吾所好,来往亦随缘。
信宿还今夕,支离又十年。
病身宁礼束,懒性已书捐。
兴到成开口,逢人更默然。
海上倭方急,云中虏又侵。
缨冠本非分,抱膝复何心。
树冷秋前寺,篁齐雨后林。
此乡非楚泽,濯足亦成吟。
委形堪落魄,任性绝安排。
得失浮生梦,闲忙造物差。
平湖疏野树,微雨寂山斋。
欲证空王偈,犹嫌落几阶。
家园只百里,几月不知归。
饭合山僧灶,眠分渔父矶。
貌衰非示病,才拙似忘机。
虽然断荤酒,不惹独醒讥。
山房夜雨歇,檐溜响空阶。
叔夜惟贪睡,荣趎又孰偕。
废梳同祝发,厌肉类持斋。
转觉人情隔,岩僧却可侪。
股肱北平郡,烽火度辽营。
特以郎官节,来巡都护兵。
橐驼参阵□,??篥应军钲。
三令先庚后,八门死地生。
妖星枉矢堕,杀气蓐收行。
象缀吴都燧,羊分宋士羹。
生羌休近塞,熟虏敢渝盟。
阅罢时登眺,虹螺忆古城。
纷纷满眼尽红妆,忽然见此青白色。
并挺孤标出伦类,岂特中通并外直。
不缘太洁遭染汗,自尔天然去雕饰。
西山贼夫断烟火,南州高士力稼穑。
对花疑是此二人,良工托物象其德。
写贞直欲空诸相,讵肯轻着一点墨。
世人只将肉眼看,道是红妆正堪玩。
金陵谢兄善识花,每对此花再三叹。
谢兄卓荦不俗状,已有声名动藩翰。
愿言永保金石心,不负此花长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