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词 其二》原文赏析

  • èr
  • [
    míng
    qīng
    chū
    ]
    máo
    líng
  • wǎng
    nián
    chóng
    lián
    jīng
    liǔ
    tiáo
  • zhěng
    chaī
    shí
    duì
    jìng
    jié
    pàn
    huí
    tāo
  • màn
    zhé
    jǐng
    biān
    táo
    shàng
    yǒu
    huān
    shāo

原文: 网户黏虫翅,帘旌压柳条。
整钗时对镜,结襻屡回绦。
漫折井边桃,上有合欢梢。


相关标签:踏歌词

清代诗人毛奇龄的照片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是清初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与他的兄弟毛万龄一起被称为“江东二毛”。他的原名是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初晴、晚晴等。他出生在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因为他的家族来自西河,所以学者们称他为“西河先生”。

在明末时期,毛奇龄是一位诸生,清初时参与了抗清军事,因此流亡多年才得以出仕。康熙时期,他被荐举为博学鸿词科,被任命为检讨,并充任明史馆的纂修官。然而,不久后他请假回乡,再也没有出仕。

毛奇龄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史和音韵学上,他的著作非常丰富。他所著的《西河合集》分为经集、史集、文集和杂著四部分,共有四百余卷。这些著作对于研究经学和历史学都有很大的价值。毛奇龄的学术成就使他在当时的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生平和贡献对于研究清初学术史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您喜欢

踏歌词 其一

明末清初 毛奇龄

园里花成子,梁间絮作泥。
风鸢移柱线,云母贴窗衣。
漫摘鬓边篦,上有闹蛾儿。

杂曲歌辞 其三 踏歌词

唐代 谢偃

夜久星沈没,更深月影斜。
裙轻才动佩,鬟薄不胜花。
细风吹宝袂,轻露湿红纱。
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

杂曲歌辞 其二 ①踏歌词

唐代 谢偃

逶迤度香阁,顾步出兰闺。
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
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
欲问今宵乐,但听歌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