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垒新烟起,数蛮城春事,初过百六。
一片郊坰,但几群鸦噪,几声野哭。
何处余乔木。
全未有、迁莺出谷。
只误他、双燕归来,旧巢还觅茅屋。
细草离离远绿。
正马牧荒畴,健闲黄犊。
岂少相逢,奈踏白军多,踏青人独。
谁唱巴南曲。
向天涯、自成风俗。
记取鼻饮三升,钩藤酒熟。
查慎行(1650~1727)是清代诗人,也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他晚年居住在初白庵,因此也被称为查初白。他出生在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康熙四十二年(1703),查慎行中进士,被特授翰林院编修,进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他请求休归故里,回家居住了十多年。雍正四年(1726),因为他的弟弟查嗣庭讪谤案,他被指责为家长失教,被逮捕入京,次年才被释放,但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查慎行的诗学受到了东坡和放翁的影响,他曾经注释过苏轼的诗作。自朱彝尊去世后,他成为东南诗坛的领袖。他著有《他山诗钞》一书。
晓日还升未。
正虬剑犹传,兽烟初细。
鸣鸟闲关,痛精卫炎姬,子规川帝。
千载人何处。
笑符识、何劳悬记。
欣然更拓云蓝,自写新词窗底。
窗外光阴遍地。
才画角飘残,一声天际。
竖子成名,念英雄难问,夕阳流水。
独下新亭泪。
尽寂寞、閒居无事。
谁论江左夷吾,关西伯起。
渌酒曾篘未。
羡肉脆丝清,宫浮商细。
塞耳休听,任佗雄南越,秦称西帝。
青史兴衰处。
尽简阅、纷纶难记。
不如倚杖临风,一任醉眠花底。
芳草斜阳藉地。
看远树天边,归舟云际。
曲里新声,怨羌笛关山,陇西流水。
又湿青衫泪。
那更惜、阑珊春事。
却看杨柳梢头,一轮月起。
问牡丹开未。
正乳燕身轻,离莺声细。
共听霓裳,看为雨为云,胡天胡帝。
与天行乐处。
经回首、依稀都记。
携来丝竹东山,几度樽前杖底。
鼙鼓东南动地。
见下濑楼船,旌旗无际。
未免关情,对楚岭春风,吴江秋水。
暗洒英雄泪。
更莫问、年来心事。
又是午梦莺残,歌声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