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涛声寒泊一城孤,万瓦霜中听雁呼。
曾是绿杨千树好,只今明月一分无。
穹商日夜荒歌舞,乐岁东南困转轮。
道谊既经功利重,临风还忆董江都。
陈沆(1785~1826)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也是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他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他出生在蕲水(今湖北浠水县)。
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他的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他先后担任过翰林院修撰、广东省大主考(学政)和清礼部会试同考官等职务。最后,他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
关于陈沆的死亡年份有两种说法。《清史列传》记载为道光六年(1826),而周锡恩撰写的《陈修撰沆传》则称他去世时年四十一,应为道光五年(1825)。他的墓地位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直木无卑枝,清漪无杂鳞。
君今甫二十,出语如有神。
洒然风雨气,倾倒万斛尘。
古风日芜秽,大道成迷津。
各抱媕婀性,何以称诗人。
遂如缁与素,渐染渐失真。
贱子不量力,颓翮思一振。
区区自怡悦,安计笑且嗔。
把君北道集,怀抱生古春。
流离浩满眼,凭车发哀呻。
惜哉徒为尔,不救民苦辛。
今当与子别,行矣各爱身。
所期浮嚣尽,远与澹泊邻。
作吏如作牧,闻诸夫子云。
鞭策谁不施,要使牛羊驯⑴。
俗吏未闻道,其治犹丝棼。
小人有曲直,三岁不得伸。
胥役若狼虎,索钱官不闻。
愿君爱百姓,接洽如家人。
岂许奴仆辈,虐我子弟亲。
待君政成时,草木嬉阳春。
南山一片云,五色聚日旁。
金枝与玉叶,粲若鸾凤翔。
偶被天风吹,吹飞庐山阳。
地位虽有异,嘉荫在一方。
三日酿霖雨,油然洒江乡。
大德能润物,岂曰非祯祥。
羡君年二十,染笔书天阊。
一朝尹赤县,桓桓佩铜章。
慈云覆百里,郁郁民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