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记得登车倚夕晖,高堂含泪检征衣。
而今衣敝秋风里,尚自长安不忆归。
陈沆(1785~1826)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也是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他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他出生在蕲水(今湖北浠水县)。
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他的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他先后担任过翰林院修撰、广东省大主考(学政)和清礼部会试同考官等职务。最后,他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
关于陈沆的死亡年份有两种说法。《清史列传》记载为道光六年(1826),而周锡恩撰写的《陈修撰沆传》则称他去世时年四十一,应为道光五年(1825)。他的墓地位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洪州风月窝,遗俗淳且美。
云中五老人,泼眼青如洗。
官贤日多暇,游豫民亦喜。
爱山如爱民,还足资治理。
人归风中弦,吏汲堂下水。
侧闻陶彭泽,种秫有遐轨。
时复饮醇醪,和神洽百里。
倘寄庐山篇,相思终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