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静绿嫣红看无数,点点欲含还吐。
墙阴一角,绕芳花础。
剩翻飞黄衣蝶,自来去。
不比春分信,晚风蘧。
商略凉州,按旧歌序。
有美人兮,对此怜迟暮。
丛鬓低鬟宜簪取。
余香闲掐,小瓶中,寒泉注。
较垂丝匀,尤淡画难谱。
凉叶空庭里、几番雨。
知他芳容减、暗虫诉。
朱彝尊(1629~1709)是清代的一位诗人、词人、学者和藏书家。他的字是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年号小长芦钓鱼师,还有金风亭长的称号。他是汉族,出生在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康熙十八年(1679年),朱彝尊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并且获得了检讨的职位。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进入了南书房。他还曾参与纂修《明史》的工作。
朱彝尊通晓经史,他的诗歌与王士祯并称为南北两大宗。他的词作风格清丽,被认为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一起被称为朱陈。此外,他还精通金石文史,并且对古籍图书的购藏非常热衷,被誉为清初著名的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的生平和成就使他成为清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和学术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逝世年份不详。
燕懒莺慵三月暮。
满眼韶华无主。
垂杨踠地,暗长亭路。
向长亭,将离别,怎生赋。
指点青山外,君去处。
怜煞青山影,绿芜阻。
万种销魂,一种新愁绪。
听一声声,啼鹃苦。
唤春归也,又容易、催人去。
算人间,难多得,是欢聚。
后夜相思意,问谁与。
生怕相思梦,竟无据。
日夕高城危旌卷。
射目冷风如箭。
潸然泪落,向金台畔。
古人悲,今人事,寸心乱。
愁重天容墨,暮云远。
春嫩芳时,早未经眼。
醉醒乾坤,是处肠堪断。
看劫尘翻,沧波浅。
旧家坊曲,买风月,徵歌管。
故山遥,佳期阻,旅情倦。
衰柳休攀折,恨丝短。
声声桃花,角梦归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