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登茂材异等科》原文赏析

  • ān
    dào
    dēng
    mào
    cái
    děng
  • [
    sòng
    dài
    ]
    shí
    jiè
  • cháng
    yán
    chūn
    guān
    shì
    shè
    guān
    chuò
  • xiè
    xiè
    rén
    weí
    chéng
    yuē
  • jìng
    xīn
    shēng
    fēn
    qīng
    zhuó
  • jiǎo
    jiǎo
    qiān
    xióng
    cái
    dòng
    weí
    duì
    ǒu
  • huī
    huī
    huǎng
    dǒng
    zāo
    shēng
    bìng
    luò
  • meǐ
    suì
    shàng
    suǒ
    duō
    báo
  • juē
    zaī
    mǎn
    liú
    zhī
    zhǔ
    lüè
  • liù
    jīng
    guà
    dōng
    sān
    shǐ
    shù
    gāo
  • suǒ
    suǒ
    shì
    diāo
    zhuàn
    yǎn
    shù
    zuò
  • suí
    xíng
    dēng
    weì
    shēn
    zhù
    liáo
    kuò
  • zhòng
    guān
    weì
    shēn
    hǎo
    jué
  • zhǐ
    chǐ
    yàn
    què
    jià
    ān
    zhā
  • dǒu
    yàn
    jīng
    yǐn
    zhuó
  • zhuàng
    zaī
    zhāng
    ān
    dào
    shào
    huái
    怀
    xué
  • sān
    jiù
    shì
    kěn
    lòu
    tóu
    jiǎo
  • chǐ
    yòng
    zhòng
    rén
    xiū
    jiāng
    jiào
  • gān
    xīn
    jiē
    guī
    zhì
    huái
    怀
    běn
    zhuō
  • sān
    xián
    wén
    zhāng
    shī
    lín
    tuī
    xiān
    jiào
  • bǎi
    míng
    shēng
    jiē
    jiē
    néng
    biàn
  • shí
    fāng
    hún
    hún
    néng
    shí
    zhì
  • jiàn
    zhī
    tiān
    cái
    kān
    jué
  • suì
    wàng
    qīng
    guāng
    sān
    jiē
    jìn
    weí
  • liáo
    yǒu
    shì
    wàn
    chéng
    chéng
    yuè
    yuè
  • shǔ
    jǐng
    jīn
    yáng
    què
  • zòng
    héng
    sān
    qiān
    jùn
    duó
  • shàng
    xià
    chí
    huáng
    wáng
    zhōu
    xuàn
    chěng
  • yuǎn
    tuī
    zaī
    yuán
    shàng
    jiū
    xǐng
    wén
    cuò
  • zhí
    yán
    wáng
    weī
    lún
    zhēn
    mín
  • tiān
    lǎn
    zòu
    jiā
    shǎng
    weí
    juē
    è
  • tàn
    xiāng
    jiàn
    wǎn
    qiě
    yán
    tóng
    shí
  • mìng
    jiào
    shū
    ēn
    yōu
    qiě
  • zhuī
    hàn
    shì
    zhòng
    shū
    dào
    què
  • zài
    niàn
    wén
    zōng
    cháo
    liú
    mìng
    jiǎn
  • yǒu
    cái
    shí
    bào
    chéng
  • jūn
    bǎi
    wáng
    cán
    jǐng
    shuò
  • wàn
    méng
    xiū
    jiā
    fèng
    zhèng
    shuò
  • xián
    liáng
    shí
    cái
    mìng
    cái
    xiāng
    nüè
  • nǎi
    jūn
    chén
  • jūn
    míng
    shì
    yīng
    zhuō
  • dào
    xíng
    féng
    shí
    chuō
  • xíng
    rén
    kuò
    miào
    jūn
    zhóu
    zài
    zhǎng
  • shàng
    shǐ
    使
    wén
    chún
    xià
    shǐ
    使
    mín
  • cóng
    zhuī
    sān
    wáng
    weí
    miǎo

原文: 尝言春官氏,设官何龌龊。
屑屑取于人,辞赋为程约。
一字竞新奇,四声分清浊。
矫矫迁雄才,动为对偶缚。
恢恢晃董策,迹遭声病落。
每岁棘篱上,所得多浮薄。
嗟哉浮满流,不知主霸略。
六经挂东壁,三史束高阁。
琐琐事雕篆,区区衍述作。
随行登一第,谓身翥寥廓。
趋众得一官,谓身麻好爵。
栖栖咫尺地,燕雀假安吒。
汲汲五斗米,雁惊资饮啄。
壮哉张安道,少怀夫子学。
三就礼部试,不肯露头角。
耻用众人遇,羞将一赋较。
甘心揭异归,志怀本卓犖。
三贤文章师,儒林推先觉。
百鸣声喈喈,独能辨鸑鷟。
玉石方混混,独能识至璞。
荐之于天子,此材堪轮桷。
遂得望清光,三接近帷幄。
僚友视万乘,器宇诚岳岳。
顾乞数刻景,古今可扬榷。
纵横三千,得隽如夺矟,
上下驰皇王,周旋骋礼乐。
远推灾异源,上究醒闻错。
直言补王阙,危论针民瘼。
天子览其奏,嘉赏为嗟愕。
既叹相见晚,且言同时乐。
一命校秘书,恩泽优且渥。
追惜汉武世,仲舒道磽确。
再念文宗朝,刘蕡命蹇剥。
有才无其时,徒抱此诚慤。
吾君嗣丕基,百王惭景铄。
万物蒙休嘉,四夷奉正朔。
贤良得其时,才命才相虐。
一谒乃大遇,君臣无隔膜。
我贺吾君明,取士得英卓。
我贺吾道行,逢时不踸踔。
行顾人廓庙,钧轴在掌握。
上使斯文淳,下使期民朴。
五帝从何追,三王岂为邈。



宋代诗人石介的照片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出生于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他是北宋初学者、思想家,也是宋理学的先驱。石介创建了泰山书院和徂徕书院,以教授诸生《易经》和《春秋》为主,强调重视义理,不仅仅依赖注疏的解释,这为宋明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他被世人尊称为徂徕先生,也是“泰山学派”的创始人。

石介的学说对于“二程”(程颢和程颐)以及朱熹等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论述涉及到“理”、“气”、“道统”、“文道”等概念,这些观点对于后来的学者产生了重要的启发。此外,石介还从儒家的立场出发,反对佛教和道教,并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强调儒家思想在文化领域的重要性。

石介还以其批评宋初浮华文风的文学作品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怪说》。这些作品对于当时文风的浮躁和虚华进行了抨击,呼吁回归儒家的传统价值观。

石介的著作主要有《徂徕集》二十卷,这部著作收录了他的重要论文和文学作品,对于后世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您喜欢

刘栖楚拾遗

宋代 石介

此节甯甘刚则折,平生不肯曲如鉤。
革囊裹血将何用,一汙龙墀死即休。

刘栖楚拾遗

宋代 石介

此节宁甘刚则折,平生不肯曲如钩。
革囊裹血将何用,一污龙墀死即休。

河决

宋代 石介

昆崙山最大,峨峨横绝域。
黄河地下来,汹汹不可测。
河伯一发怒,擘开昆崙石。
水出东北陬,浩渺无涯极。
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
汤汤势滔天,黎元多沈溺。
上贻尧心忧,四岳举鲧塞。
鲧用汩彝伦,九载无成绩。
尧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
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职。
洛中得龟书,九畴文甲坼。
禹乃乘四载,周游视水迹。
百川各复道,九河皆开辟。
禹功既已成,水患方兹息。
窃思大禹意,河九为远策。
况云杀其溢,闻之孔安国。
三代逾千年,所以无灾厄。
战国争土疆,诸侯用诈力。
迁徙无常岁,湮沦不可识。
堤障遏水势,沟渠绝地脉。
禹道不复究,河流有壅隔。
频为中国患,不国不安席。
从官徒负薪,河伯弗受璧。
斫尽淇园竹,安救瓠子役。
民力殚将竭,国材耗亦剧。
四方竞上疏,群臣争筹画。
田鼢方为相,书来多持扼。
岂顾天下利,惟以私田惜。
贾让不为用,延年亦见斥。
如何圣人功,千载复不得。
皇宋运熙泰,四圣崇道德。
百蛮皆臣顺,万物遂生殖。
七八十年閒,人不闻金革。
惟兹澶滑郡,河决亦云亟。
常记天禧中,山东与河北。
藁秸赋不充,遂及两京侧。
骚然半海内,人心愁惨戚。
河平未云几,堤防有穴隙。
流入魏博閒,高原为大泽。
良田百万顷,尽充鱼鳖食。
救之成劳费,不救悲隐恻。
吾君为深虑,不食到日昃。
我忝窃寸禄,素餐堪自责。
不负一畚土,私辄逃丁籍。
又无一言长,万分有裨益。
与世同浮沈,随群甘默默。
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
四年困蝗旱,五谷饵蝥蠈。
年来风雨时,才得一秋麦。
手足犹疮痍,饥肤未丰硕。
若待四体肥,斯民无愁色。
不然寻九河,故道皆历历。
一劳而永逸,此成功无斁。
或可勿复治,顺其性所适。
徙民就宽肥,注水灌戎狄。
试听刍荛言,三者君自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