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布打狗》原文赏析

  • yáng
    gǒu
  • [
    xiān
    qín
    ]
    liè
    kòu
  • yáng
    zhū
    zhī
    yuē
    ér
    chū
  • tiān
    jiě
    ér
    fǎn
  • gǒu
    zhī
    yíng
    ér
    feì
    zhī
  • yáng
    jiāng
    zhī
  • yáng
    zhū
    yuē
    yóu
    shì
  • xiàng
    zhě
    shǐ
    使
    gǒu
    bái
    ér
    wǎng
    heī
    ér
    lái
    néng
    guài
    zaī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相关标签:哲理故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准备打狗。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
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曰:名叫。
衣:穿。
素:白色的。
雨:下雨。
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缁(zī):黑色。
反:同返返回,回家。
知:了解,知道。
而:连词,表示顺承。
吠:(狗)大叫。
怒:生气,愤怒。
将:打算。
扑:打、敲。
子无扑之,子 :你
犹是:像这样。
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使:假使,假若。
岂:怎么。
无:同“毋”,不,不要。
怪:对……感到奇怪。
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杨布打狗》译文及注释详情»

寓意

这篇寓意可以称为《换位思考,看清事物本质》。

这篇寓意告诉我们,在朋友误解自己时,我们不应该冲动发火,而是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学会换位思考并理解别人。这样可以避免误解的发生,维护友谊的稳固。

同时,文章也强调了以短浅的目光看待事物的表面是不对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正确地认识事物,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在面对是非问题时,我们应该先反省自己,而不是急于责怪他人。遭遇别人不友好的表现时,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反躬自问,不应一味责怪别人。

最后,文章提醒我们,如果自己发生了变化,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对我们的看法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怪罪他人。否则,就像杨布一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总的来说,这篇寓意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要急于责怪他人,而是先反省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杨布打狗》寓意详情»

评点

这篇评点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杨布和他的狗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要告诉读者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当别人因为表面现象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说明真相,消除误解,而不是像杨布那样发火解气,这样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会激化矛盾。

首先,故事中的杨布出门时穿着白色的衣服,但下雨后他换上了黑色的衣服。然而,他家的狗却无视这些变化,对着换了装的杨布狂吠。这表明狗只忠实于那个穿白衣服的杨布,而不理会穿黑衣服的杨布。这个情节告诉我们,狗只看衣服不看人,结果咬错了人。这个错误虽然是狗犯的,但并不可笑,因为人在看问题时,如果只注意表面现象,不抓住本质特征,同样会犯类似的低级错误。

接着,作者指出了这个故事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变化是绝对的,不能用旧的眼光看待变化了的事物,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别人因为表面现象误解自己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说明真相,消除误解。如果我们像杨布那样发火解气,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会激化矛盾。因此,我们应该以理性和冷静的态度去面对误解,通过沟通和解释来消除误解,以达到问题的解决和和谐的目标。

总之,这篇评点通过一个关于杨布和他的狗的故事,告诉读者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当别人因为表面现象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说明真相,消除误解,而不是像杨布那样发火解气,这样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会激化矛盾。这个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让我们在面对误解时能够以理性和冷静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以达到和谐的目标。 《杨布打狗》评点详情»

故事

衣服回来,狗当然认不出你了。”杨布听了哥哥的话,顿时恍然大悟,感到自己刚才的行为真是太荒唐了。



从那天起,杨布深深地反省了自己的冲动和轻率,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伤害了狗,也伤害了自己的形象。他决心要改变自己,要成为一个冷静、理智的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杨布开始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每当遇到令他不满或愤怒的事情时,他会先停下来深呼吸,冷静思考。他学会了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想象对方的感受,这样他就能更好地理解别人,避免冲动的行为。



杨布还开始注重修养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他每天都会找一段时间独处,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他学会了放下过去的怨恨和愤怒,学会了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布的性格逐渐变得温和而稳重。他不再轻易发脾气,也不再冲动行事。他的朋友们都惊讶地发现,杨布变得成熟了许多,他们更加愿意与他交流和相处。



杨布的改变也给他的家人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和欣喜。他的父母看到他变得成熟稳重,感到非常欣慰。哥哥杨朱也对他的改变表示赞赏,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杨布的故事告诉我们,冲动和轻率的行为往往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只有通过反省和改变自己,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冷静思考,换位思考,修养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创造美好的人际关系。

《杨布打狗》故事详情»

先秦诗人列御寇的照片
列御寇

列御寇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是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他的本名是寇,又被称为御寇,后人尊称他为列子。他出生在华夏族,属于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是古帝王列山氏的后裔。

列子是先秦时期天下十豪之一,也是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影响深远,对后世的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和宗教产生了重要影响。

列子著有《列子》,他的学说源于黄帝和老子,归属于老庄思想。他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也称为列子学派)。作为道家学派的传承人,他在老子和庄子之间承前启后,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除了以上内容,还需要补充列子的出生和死亡年份。

猜您喜欢

寄邵判司隐君

宋代 吴惟信

隐君住处枕湖滨,正与逋仙是密邻。
踏雪访梅千嶂晓,带烟看柳满楼春。
发因累少茎茎绿,诗为工多字字新。
闻说近来浑懒出,竹光花影锁闲身。

下竺后塔

宋代 吴惟信

僧持咒语下层峦,远客无言自倚栏。
龙带雨归阴洞暗,鹤冲烟入暮松寒。
奔腾瀑布穿云落,断裂碑文刮藓看。
未有因缘来此住,三生石上指空弹。

良月对菊

宋代 吴惟信

唐人十日咏,早有怨人心。
况在严霜后,犹开满地金。
远香秋梦断,艳色雨吟深。
未信渊明死,寥寥无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