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旃有春郊四首走笔索和意在险》原文赏析

  • bǎi
    zhān
    yǒu
    chūn
    jiāo
    shǒu
    zǒu
    suǒ
    zài
    xiǎn
  • [
    míng
    qīng
    chū
    ]
    péng
    sūn
  • gēng
    xià
    chūn
    fàn
    xié
    qín
    xiǎo
  • shēn
    shì
    duō
    héng
    xíng
    zàng
    nán
    tuō
  • màn
    tóng
    zhuāng
    huì
    yóu
    háo
    shàng
    péng
    shāng
    gǎn
    huì
  • nài
    liáo
    mìng
    jiǔ
    zhī
    zuì
    hòu
    duó
    luán

原文: 藜羹玉色下春齑,饭罢携琴付小奚。
身世多虞恒读易,行藏难卜托扶乩。
漫同庄惠游濠上,莫以彭殇感会稽。
无可奈何聊命酒,不知醉后夺鸾镵。



彭孙贻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他是明末清初的学者,出生于一个学术世家。他的父亲是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他的兄长是彭孙遹。

彭孙贻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经学和史学。他广泛研究经典文献,对于儒家经典有深入的理解和解读。他的学问深受当时学界的认可,被誉为当时的学术泰斗。

彭孙贻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著作上,还体现在他的教育事业上。他曾经担任过教职,培养了许多学生,对于后来的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彭孙贻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为传承和发展儒家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1673年去世,享年59岁。他的逝世对于当时的学术界是一次重大损失,但他的学术思想和贡献却长久地影响着后人。

猜您喜欢

野泛

明末清初 彭孙贻

野渡茫茫春暮矣,浮萍汎汎去何之。
回溪多曲如成字,乳鸭呼名自抱儿。
出处定师高士传,行藏半在少陵诗。
桃花应笑人来晚,从此垂竿也未迟。

灌园四首和李潜夫先生 其四

明末清初 彭孙贻

鲑菜长饥未识贫,茆堂药圃各清真。
庭前拾橡猿三口,雨后移花月一身。
门有好山何必画,径辞俗客自无尘。
穿林归去常冲晚,野老宁烦醉尉嗔。

闻鹧鸪啼

明末清初 彭孙贻

章水东流贡水西,郁孤台下草萋萋。
云山万里行应遍,山鸟空劳向客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