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 咏绣》原文赏析

  • guān
    zhèng
    zhōu
    cuī
    láng
    zhōng
    zhū
    xiù
    yàng
    /
    yǒng
    xiù
  • [
    táng
    dài
    ]
    lìng
    néng
  • táng
    qián
    huā
    ruǐ
    jiāo
    zhēng
    niān
    xiǎo
    shàng
    chuáng
    miáo
  • xiù
    chéng
    ān
    xiàng
    chūn
    yuán
    yǐn
    huáng
    yīng
    xià
    liǔ
    tiáo

原文: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相关标签:赞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黄昏余晖下,厅堂前面摆放着美丽的鲜花。一群可爱的绣女们争相拿起笔,在绣架上写生刺绣图案。
刺绣完成后,将其制成美丽的屏风,静静地放在花园里。这引起了黄莺的好奇,它离开柳树枝条飞了过来。

注释:
此诗原题为《咏绣障》。绣障指的是刺绣的屏风。绣样是指描绘刺绣图案的工序。
花蕊娇是一个双关语,一方面指刺绣图案,另一方面指刺绣少女。花蕊指的是花朵的中心部分,娇表示美丽鲜艳。
拈是用两三个指头捏住的意思。床在这里指的是绣花时用来绷绣布的绣架。
安指的是安置、摆放。
下柳条是指从柳树枝条上飞下来。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 咏绣》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刺绣的精美和妇女绣工的巧夺天工。诗中通过描写绣女们在绣床上写生的场景,展现了她们争先恐后、眉飞色舞的神态和动作的轻灵优美。诗人通过描写绣成的绣屏风被放置在花园中,以至于连黄莺都被它所吸引,表达了绣工的精美和逼真程度。诗中没有直接描写绣活进行时的情景,而是通过合理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绣工的精湛技艺。胡令能的诗风清丽,富有情趣,语言明白如话,意境明丽如画。这首诗清新可爱,现代人解读毫不费力,展现了其超越时空的魅力。沈德潜认为这首诗在艺术上成功的主要奥秘在于不以正面敷写争巧,而是以映衬取胜。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 咏绣》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胡令能的照片
胡令能

胡令能(785-826年)是唐代诗人,他隐居在河南中牟县的圃田。在唐贞元和元和时期,胡令能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因此被人称为“胡钉铰”。尽管家境贫寒,但他的诗歌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充满了生活情趣。现在只有他的七绝诗作中的四首诗被保存下来。

胡令能是唐贞元和元和时期的人物,他隐居在莆田。在年轻时,他曾从事负局锼钉的工作。有一次,他梦见有人剖开他的腹部,将一卷书放在里面。从那时起,他开始能够吟咏诗歌,因此被远近称为“胡钉铰”。他的四首诗作都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被认为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猜您喜欢

喜韩少府见访

唐代 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句 其十四

魏晋 孟宾于

两京游寺曾题榜,五举逢知始看花。

句 其十五

魏晋 孟宾于

自怜成事攀仙桂,谁似投闲向草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