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剡湖岂是乏茅蓬,那得君来住此中。
百卷纬书真绝学,千秋国史附江东。
古松流水宵移算,红药青棂晓负笼。
方伎儒林凭位置,谁知世外有行踪。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重要学者和思想家。他出生于1610年9月24日,逝世于1695年8月12日。黄宗羲是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的长子,出生在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是汉族。
黄宗羲有多个字号和别号,包括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界通常称他为梨洲先生。
黄宗羲的学问广博,思想深邃,著作丰富。他与顾炎武、王夫之一起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他还与弟弟黄宗炎、黄宗会一起被称为浙东三黄。此外,他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他也被尊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黄宗羲的贡献涵盖了多个领域。他在经学、史学、地理学、天文历算学和教育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著作对于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
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
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
”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亡何国变,宁南死。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