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原文赏析

  • yóu
  • [
    sòng
    dài
    ]
    shì
    zhì
    yuán
  • chéng
    shì
    feī
    qīn
    jiàn
    suì
    shēn
  • jiāng
    feī
    yǒu
    jīng
    nián
    lái
    yīn
  • yīn
    zhī
    shū
    zhuō
    xìng
    shí
    rén
    xīn
  • qīng
    jǐng
    jiāng
    shuí
    guān
    xún
  • nǎi
    dēng
    cuó
    é
    fēng
    nǎi
    zòng
    suān
    hán
    yín
  • xiá
    weí
    weí
    yōu
    qín
  • dàn
    jiàn
    yún
    miè
    zhī
    shuí
    shēng
    shěn
  • pán
    xǐng
    hóng
    shù
    xià
    qiū
    lòu
    shī
    湿
    jīn

原文: 城市非无亲,不见岁已深。
江湖非无友,经年无来音。
因知疏拙性,不合时人心。
清景将谁观,荷策祇自寻。
乃登鹾峨峰,乃纵酸寒吟。
狎我惟野麋,和我惟幽禽。
但见云起灭,不知谁升沈。
盘醒红树下,秋露湿衣襟。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直到去世。因此,后人称他为“孤山法师”。

尽管释智圆是一位佛教徒,但他对儒学颇有兴趣,喜欢写诗作文。在唐中叶至宋初的时代潮流中,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而释智圆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说。

释智圆的诗文作品以儒释相融为特点,既有佛教的禅意和悟道思想,又融入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除了诗文创作,释智圆还致力于佛教教育和传播。他在西湖孤山建立了一座寺庙,担任主持,传授佛法。他的教诲以慈悲为核心,强调修行者应该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释智圆的生平事迹虽然不多,但他的诗文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被誉为儒释合一的典范。他的教诲也为后来的佛教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成为了佛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释智圆是一位重要的宋代诗文僧,他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说,作品融合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教诲以慈悲为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经照湖方干旧居

宋代 释智圆

磻溪垂钓者,终得展其才。
何事先生隐,不逢明主来。
泉声秋雨歇,月色夜云开。
对此空惆怅,吟魂早晚回。

寄海慧大师

宋代 释智圆

云门卜深隐,谁复继高踪。
旧寺抛双阙,新题咏十峰。
禅开杉径月,讲候雪楼钟。
莫怪相寻晚,嵇康性本慵。

赠白莲社主圆净大师

宋代 释智圆

社客尽卿相,草堂云树间。
景分庐岳秀,人类远公闲。
夜定开明月,秋吟对暮山。
唯应谢康乐,时得扣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