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铁瓮城齐北斗高,城中太守亦人豪。
花迎露冕春行县,月满江楼夜听涛。
官廨薜萝供寂寞,讼庭琴鹤属风骚。
能邀别驾陶元亮,共向名山载浊醪。
茅坤(1512~1601)是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是明末儒将茅元仪的祖父。他于嘉靖十七年中进士,后担任广西兵备佥事,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
茅坤文武兼长,同时也擅长书法,他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在作品内容方面,他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他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人一起被称为“唐宋派”。
茅坤的著作有《白华楼藏稿》,这本书的刻本非常罕见。另外,他的作品也被编选成了《茅鹿门集》,流传至今。关于茅坤的生平和贡献,以上是一些基本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