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祠》原文赏析

  • líng
  • [
    míng
    dài
    ]
    máo
    kūn
  • shān
    chuān
    xìng
    jīng
    shí
  • jiàn
    qiú
    sǒu
    shuí
    chóu
    diào
  • fēng
    xuān
    què
    luò
    xiào
    hán
    chī
  • èr
    jiāng
    báo
    kōng
    lín
    suǒ

原文: 山川几易姓,祠宇独经时。
不见披裘叟,谁酬吊古词。
凄风喧暮鹊,落日啸寒鸱。
二气江蘋薄,空林寄所思。



明代诗人茅坤的照片
茅坤

茅坤(1512~1601)是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是明末儒将茅元仪的祖父。他于嘉靖十七年中进士,后担任广西兵备佥事,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

茅坤文武兼长,同时也擅长书法,他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在作品内容方面,他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他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人一起被称为“唐宋派”。

茅坤的著作有《白华楼藏稿》,这本书的刻本非常罕见。另外,他的作品也被编选成了《茅鹿门集》,流传至今。关于茅坤的生平和贡献,以上是一些基本的信息。

猜您喜欢

南宁太平之间岩石奇绝累日玩之

明代 潘希曾

两涯回石壁,悦玩竟忘疲。
混沌何人凿,玲珑一世奇。
累累鼎象物,隐隐画藏诗。
绝顶云昏处,惟应仙鹤知。

南庄八景为孙封君题八首 其二

明代 潘希曾

地脉回沧海,源头泻碧山。
滔滔长此水,谁解洗尘颜。

南庄八景为孙封君题八首 其四

明代 潘希曾

不快红尘涴,高峰独杖藜。
怪来衫袖冷,空翠落袍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