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旧时游处,只恐沧桑换。
明月又窥人,喜分明、尊前眼见。
尘襟初浣,离绪不胜情,三更烛,满堂宾(鬓),总道(恨)深杯浅。
玉骢催去,计日征蓬转。
公事且休忙(忽忽),好安排、诗筒茗盏。
涞阴梅子,五月定应黄,将携酒,论英雄(共谈心),莫论闲(人)长短。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是晚清时期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担任肃顺家庭教师,并进入曾国藩幕府工作。1880年,他来到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之后,他先后在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和南昌高等学堂担任讲师。他还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职位,并被加封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他担任清史馆馆长。他的著作包括《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王闿运于1916年去世。
云暗少城东,看夕阴昏处,新绿初显。
惆怅独归路,送⑴天边春眼。
湘水泛舟何时,早燕子、分明樯上见。
算别后、便佳期误了,垂杨如线。
七载西山看暮云,料旧梦无迹,郡斋苔暖⑵。
游屐更迢遥,独啼鹃相唤。
有些残剩山川,对暮色、付教天管。
客里放春归,讶道楚江潮满。
绿槐凉雨高楼静,凄凄嗽声还咽。
楚梦无凭,蜀魂乍返,不记甚时相别。
寒吹玉叶。
是早日听伊,弄音清切。
得意初来,一庭花影送残笛。
如今素秋又接,便孤吟到夜,空伴啼蟀。
南国芳华,夕阳弦索,打叠罗衣收歇。
西风漫曳。
斗惊起离心、玉壶冰热。
细算流光,唤人愁第一。
湘流碧玉。
正浦云平处,翠松团屋。
世外仙源,归去来兮,三径丛兰更绿。
板舆惟道(长爱)闲居好,浑不忆、禁钟(宫)边角。
只夜窗、听得书声,又似(一作似伴)纺镫宵读。
万事如今莫问,且料理墙外,几株梅竹。
清绝湖南,枫树青青,分付楚累骚曲。
牧童钓客如相访,更休说(一作又谁管)、沧浪水浊。
尽流(一作留)连,一片汀洲,稳放采菱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