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与观音同日生,普被大千甘露;
是光黄异人出,允符五百昌期。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是晚清时期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担任肃顺家庭教师,并进入曾国藩幕府工作。1880年,他来到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之后,他先后在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和南昌高等学堂担任讲师。他还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职位,并被加封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他担任清史馆馆长。他的著作包括《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王闿运于1916年去世。
湘瑟清秋更懒弹(湘抚吴大澄自请督兵),只言骑虎胜骖鸾⑴。
东华旧吏犹簪笔⑵,南岳真妃肯降坛(魏方伯将四营属吴)。
叔夜倘凭金换骨⑶,陈平何用玉为冠(谓营官饶恭寿之流)。
淮王自是能骄贵(李傅相自请帮办,吴不允),却被人呼作从官⑷。
只学吹箫便得仙,霓旌绛节拥诸天(时议欲抑淮军,故改授刘坤一节制)。
定知吴质难成梦(凡科第人轻视行武),不与洪崖更拍肩(刘既总统,直督能归节制乎)。
星阙乍辞应受箓(遣使议和与统兵之命并发),神山欲望恐无船(铁甲战船,七亡其五)。
鸡鸣夜半空回首,惊怪人间但早眠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