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闲邪托静室,寂寥虚且真。
逸想流岩阿,朦胧望幽人。
慨矣玄风济,皎皎离染纯。
时无问道睡,行歌将何因。
灵溪无惊浪,四岳无埃尘。
余将游其嵎,解驾辍飞轮。
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
修林畅轻迹,石宇庇微身。
崇虚习本照,损无归昔神。
暧暧烦情故,零零冲气新。
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
憺怕为无德,孤哉自有邻(○同上)。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他出生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或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佛学家和文学家。
支遁在25岁时出家,初隐于余杭山。后来他居住在支硎山,然后在剡县(今浙江省嵊县)的沃洲小岭建立了寺庙,担任行道的职责,带领僧众超过一百人。
晋哀帝时,支遁应诏前往京城,居住在东安寺讲道。三年后,他返回剡县,并在那里去世。
支遁精通佛理,他的诗文流传至今。根据文献记载,有一幅名为《神骏图》的画作描绘了支遁与他心爱的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