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傲兀乘尸素,日往复月旋。
弱丧困风波,流浪逐物迁。
中路高韵益,窈窕钦重玄。
重玄在何许,采真游理间。
苟简为我养,逍遥使我闲。
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
亹亹沈情去,彩彩冲怀鲜。
踟蹰观象物,未始见牛全。
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筌⑴。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他出生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或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佛学家和文学家。
支遁在25岁时出家,初隐于余杭山。后来他居住在支硎山,然后在剡县(今浙江省嵊县)的沃洲小岭建立了寺庙,担任行道的职责,带领僧众超过一百人。
晋哀帝时,支遁应诏前往京城,居住在东安寺讲道。三年后,他返回剡县,并在那里去世。
支遁精通佛理,他的诗文流传至今。根据文献记载,有一幅名为《神骏图》的画作描绘了支遁与他心爱的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