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 其八 上陵》原文赏析

  • náo
    shàng
    líng
  • [
    míng
    dài
    ]
    pān
    lóng
  • shàng
    líng
    chéng
    meǐ
    xià
    jīn
    shàng
    yáng
  • wèn
    cóng
    lái
    yán
    shuǐ
    zhōng
    yāng
  • weí
    jūn
    róng
    weí
    jūn
    shàng
  • lán
    weí
    jūn
    peì
    jiāng
    jiān
    héng
  • tóng
    chí
    zhī
    zhī
    jiǔ
    jīng
    guāng
    huá
    zhú
    tiān
    jīn
    yīng
  • fèng
    huáng
    zhī
    zhà
    kaī
    zhà
    feǐ
    lǎn
    shàng
    lín
    céng
    zhī
    yuè
    míng
  • zhī
    hóng
    鸿
    wēng
    xiāng
    suí
  • bái
    yàn
    weì
    weì
    yún
    weí
    chē
    fēng
    weí
  • yóu
    chāng
    shǒu
    zhě
  • lòu
  • nǎi
    zài
    xiān
    rén
    jīn
    zhǎng
    zhōng
    níng
    gāo
    meǐ
  • yuàn
    fèng
    zhǔ
    yǐn
    yán
    nián
    wàn
    suì

原文: 上陵亦诚美,下津以尚羊。
问客从何来,自言水中央。
芰荷为君衣,芙蓉为君裳。
木兰为君佩,江蓠间杜蘅。
铜池之芝以九茎,光华烛天披金英。
凤凰之集,乍开乍合,蜚览上林,曾不知日月明。
赤翅之鸿,翁杂相随。
白雁何蔚蔚,云为车,风为马。
游阊阖,守谒者。
五色露,何泥泥。
乃在仙人金掌中,凝如膏,美如饴。
愿奉我主饮,延年万岁期。



明代诗人李攀龙的照片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是“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之一。

李攀龙在文学界的影响力持续了20多年,其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清初。他与谢榛、王世贞等人一起倡导文学复古运动,继承了“前七子”的文学传统。他们致力于恢复古代文学的风格和精神,强调文学的纯正和高尚。

李攀龙的文学才华出众,他的作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古典气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散文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

李攀龙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被后人奉为经典,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李攀龙于1570年去世,享年56岁。他的离世给文坛留下了巨大的遗憾,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永远流传下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

猜您喜欢

铙歌 其七 巫山高

明代 李攀龙

巫山高,自言高。
江水深,自言深。
勿复相思,君有他心。
山以蔚蔚,水以汤汤。
何用度之,石用梁。
徘徊远望,泣下沾裳。
愿托黄鹄,东归故乡。

铙歌 其六 战城南

明代 李攀龙

战城南,走城北,转斗不利号路侧。
谓我枭骑,且行出攻。
宁为野乌食,不逐驽马徘徊蒲苇中。
水深黝黝,蒲苇骜骜。
乌亦自不去,客亦自不豪。
梁以集,乌子五,乌母六。
禾黍不食攫腐肉,愿为忠臣何可覆。
伤子良臣,良臣诚可伤。
远道之人,枯骨何葬。

元月十四得甲信

当代 卢青山

信自远方来,薄如枫叶槁。
始握伫惊疑,急展如火燎。
怅怅乃久之,再读略慰好。
旁人颇诧怪,讵知我心悄。
不言长相思,言彼新欢巧。
个性有修养,将偕百年老。
检视作信期,元月之九号;
是我飘泊时,思彼诗刚草。
折叠入囊怀,独往归家道。
事往复何悲,幸彼有所靠。
太阳澄红光,逐影追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