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行人不忍过连昌,杰阁依然耸佛香。
委命园林拼国帑,甘心骨肉听权珰。
鬼兵动后无完局,藩镇基成始下场。
回望瀛台朱阙里,红桥断处水风凉。
林纾(1852~1924年)是一位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他晚年被称为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他的室名有春觉斋、烟云楼等。
林纾于光绪八年(1882年)成为举人,曾参加官教论考试,但未能考中进士。二十六年(1900年),他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他加入了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的正志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并推崇桐城派古文。他还创办了“苍霞精舍”,这个精舍后来成为福建工程学院的前身。
林纾的著作包括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以及小说笔记等。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展示了他在文学和翻译方面的才华。他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对于研究近代文学和翻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纾于1924年去世,他的一生为中国文学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拜诵宜之枉答诗,领时簌簌泪交颐。
时清不及英豪士,忍逐骅骝落僻陲!
函谷山头柳垂绿,黑龙江畔雪还澌。
柳条弄色怜人远,雪粒吟声促客羸。
飨尽盘空腹饥鸣,炉存虚火岁寒欺。
南山种豆多芜秽,北斗浇愁奈老衰。
乡里小儿项领挺,死生同志礼情违。
一从弃掷无人问,独自行歌有鸟知。
耿耿丹心悬日月,重华何处就陈辞?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身在北疆无所预,胸怀郁郁匡时略。
日边春色自烂漫,塞外愁云空落寞。
困卧沧江悲岁晚,焉知书剑沉荒漠。
携来诸子逞英姿,浩气凌空搏雕鹗。
才尽难禁光禄叹,途穷莫作步兵哭。
当年为国肯捐躯,今日沉沦应磊落。
天道无亲与善人,尽交后会三生约。
此年此日空相忆,来岁来朝更何若?
宜之宜之且莫愁,听我放歌解君忧。
?五十知非古常有,立言补过更何尤?
君不能南越请缨羁美帝,宿功空忆老骅骝!
又不能彤庭献策遏苏修,枉响雷同岂远猷?
幸有唐尧在,低头学未休。
不应狂自圣,傲岸笑公侯。
鸣狗董龙蝇点玉,丛轻折轴羽沉舟。
孔丘柳蹠皆麈土,大隐无成中隐求。
愚者逞豪智者卷,儒冠烧却脱缧囚。
闭关错莫长吁叹,最是伤神孤独幽。
救济苍生终有日,松云高卧气还遒。
纵然散发江湖去,留得丹心照故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