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婹袅轻躯,能有几多,容万斛愁。
惯悲衔腹内,相看脉脉;
事来心上,一样悠悠。
鸟道千盘,辘轳双绠,又类车轮转未休。
萦方寸、穿锦梭暗掷,弱缕中抽。
柔情曲似江流。
怕易割、秋山懒上楼。
况三朝三暮,巴猿峡口;
一声一断,杜宇枝头。
百结将离,九回犹剩,杯沃能胜酒力不。
樽前曲,再休歌河满,泪落难收⑴。
朱彝尊(1629~1709)是清代的一位诗人、词人、学者和藏书家。他的字是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年号小长芦钓鱼师,还有金风亭长的称号。他是汉族,出生在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康熙十八年(1679年),朱彝尊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并且获得了检讨的职位。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进入了南书房。他还曾参与纂修《明史》的工作。
朱彝尊通晓经史,他的诗歌与王士祯并称为南北两大宗。他的词作风格清丽,被认为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一起被称为朱陈。此外,他还精通金石文史,并且对古籍图书的购藏非常热衷,被誉为清初著名的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的生平和成就使他成为清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和学术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逝世年份不详。
村庄如画里,维舟了、微雨豆花秋。
看楚俗携来,人情粔籹,吴霜未老,雁膳蘧蔬。
茅斋下、瓦盆随分设,烟火隔厨幽。
有兔褐茶香,侍儿纤手,鹅黄酒熟,奴子平头。
我歌兄按拍,行乐处、何似竹脆丝柔。
才隔巷南巷北,别样风流。
问瑞草桥边,谁贻红带,富春江上,自有羊裘。
一任酒徒星散,去觅封侯。
明月湖谁赐。
羡归来、平分五亩,就邻买地。
洛社池亭平泉石,也要乘闲先置。
问某水、某丘曾记。
里巷不教车骑入,便近城、大得山林意。
都写向,画图里。
小船撑过花边市。
甚当年、清丝豪竹,近来多废。
野鹤汀鸥闲门外,抵得署书几字。
笑行马、郎君官贵。
故客尚寻东閤去,怆霜天、白菊阶墀闭。
争得似,陪公醉。
耳厌笙歌,庭无鹤鹿,等閒甲子空徂。
象牙齿冷,白发早随梳。
三十年来旧事,伤心绝、人世全无。
多付与、前尘小劫,弹指过须臾。
如今刚半百,长明灯下,勤礼文殊。
幸添香扫榻,未要人扶。
犹有高堂健在,依栖处、仍作儿呼。
春风过,绿杨门巷,两两听慈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