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似得冥鸿意,兼深抱璧情。
一鸣堪自失,三献转相经。
白雪看前辈,青云让后生。
已须横四海,且复爱连城。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是“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之一。
李攀龙在文学界的影响力持续了20多年,其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清初。他与谢榛、王世贞等人一起倡导文学复古运动,继承了“前七子”的文学传统。他们致力于恢复古代文学的风格和精神,强调文学的纯正和高尚。
李攀龙的文学才华出众,他的作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古典气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散文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
李攀龙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被后人奉为经典,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李攀龙于1570年去世,享年56岁。他的离世给文坛留下了巨大的遗憾,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永远流传下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
尝窥仙华录,胜践心所仰。
蹉跎二十秋,故尔劳梦想。
名谈出邂逅,高槩馀佛彷。
节至月仍圆,别来山似长。
百年空中絮,此会知难两。
欲去吾未能,不饮君宜强。
露蔓多夕滋,风竹留晚响。
岐路方悠悠,云何税尘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