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饶州允抡山中弹琴》原文赏析

  • zhāng
    ráo
    zhōu
    yǔn
    lūn
    shān
    zhōng
    dàn
    qín
  • [
    qīng
    dài
    ]
    yán
  • zhào
    gōng
    huà
    shí
    qín
    shǐ
    使
    jūn
  • nián
    zuò
    tài
    shǒu
    què
    fǎn
    dōng
    gāo
    yún
  • yǒu
    shí
    qiè
    lái
    niè
    láo
    shān
    yún
  • lín
    fēng
    gōng
    shāng
    èr
    xiāng
  • lián
    chéng
    lián
    kōng
    shān
    rén
    wén
  • cóng
    jūn
    shān
    hǎi

原文: 赵公化去时,一琴遗使君。
五年作太守,却反东皋耘。
有时意不惬,来蹑劳山云。
临风发宫商,二气相絪缊。
可怜成连意,空山无人闻。
我欲从君栖,山厓与海濆。



清代诗人顾炎武的照片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是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他出生于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是汉族。他的本名是绛,乳名是藩汉,别名有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也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他因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为炎武。由于他的居所旁边有亭林湖,学者们尊称他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的思想深受儒家经典的影响,他致力于研究经学、史学和地理学。他的《日知录》是一部总结了他多年学习和思考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他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天下郡国利病书》则是他对明朝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建议。他的《肇域志》是一部地理学著作,详细描述了中国各地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他的音韵学研究也非常重要,他的《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等作品对后世的音韵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顾炎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被视为中国古代学术的重要遗产之一。他的思想和学术贡献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亭林先生。他的生平和学术成就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思想启示。

猜您喜欢

十五夜同丁戊山人集泰泉先生宅

明代 黎民表

行云隐明月,华烛散轻阴。
南国词臣第,东游海客心。
坐怜寒漏短,閒爱夜杯深。
更听霜空鹤,翩翩送好音。

抡材赴公宴作

明代 黄佐

抡材受明诏,骊步金马门。
清尘接台衮,彯节追华轩。
高宴春官署,序爵列长筵。
殽核一何绮,桂糈映兰鐏。
方怀失士惧,敢营酬酢欢。
金玉赞王度,化成肇人文。
引领睎皇居,紫气腾玄间。
联翩谢慈惠,稽首复何言。

太初古甓凿砚歌

清代 高凤翰

侏儒饱死臣饥死,老朔殿上呼天子。
稽首顿首玉阶前,玉花一片随朔起。
流传人代入吾曹,刮垢磨光见肌理。
蟠云郁作葡萄团,簏簌累垂万颗紫。
断角残印半未真,太初之字犹可指,双题并行纪宫名,宫字空存亡其尾。
摩挲对客发长吁,此君阅人应多矣。
坼痕啮土蚀古花,几入荒坟几战垒。
我凿作砚伴书生,不雕不琢存其始。
贮墨一石饱霜毫,斗酒犹堪注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