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刺史姑蔑高斋》原文赏析

  • máo
    shǐ
    miè
    gāo
    zhaī
  • [
    míng
    dài
    ]
    pān
    lóng
  • líng
    kàn
    huā
    chù
    èr
    zhòng
    xiāng
    wén
    bái
    mǐn
    tiān
    shān
    qīng
    yuè
    jiào
    fēn
    shū
    shēng
    sàn
    qiū
    hàn
    rǎn
    chūn
    yún
    nián
    shì
    yóu
    yuán
    qún

原文: 武陵看花处,二仲得相闻。雨白闽天合,山青越徼分。书声散秋瀑,翰墨染春云。府檄何年事,犹馀猿鹤群。



明代诗人李攀龙的照片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是“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之一。

李攀龙在文学界的影响力持续了20多年,其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清初。他与谢榛、王世贞等人一起倡导文学复古运动,继承了“前七子”的文学传统。他们致力于恢复古代文学的风格和精神,强调文学的纯正和高尚。

李攀龙的文学才华出众,他的作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古典气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散文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

李攀龙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被后人奉为经典,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李攀龙于1570年去世,享年56岁。他的离世给文坛留下了巨大的遗憾,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永远流传下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

猜您喜欢

舟中夜作

元代 赵涣

身同南雁去,回首意茫然。
酒醒家千里,诗成月满船。
河浑非为雨,岸转欲移天。
夜静晶河汉,凉风自斗边。

慈感寺

元代 唐棣

溪上前朝寺,人间古道场。
柳垂门外绿,花发殿头香。
雨榻晴犹湿,风廊夏亦凉。
经僧旋绕处,清磬散还长。

潮音渡

元代 唐棣

送客潮音渡,飞花春又残。
隔溪闻笑语,倚棹看峰峦。
落日漾晴采,东风生晓寒。
往来人似织,应羡独凭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