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朝登青绮门,暮宿白杨巷。
为从南郡游,搴帷总成绛。
云开逗秋阴,雨过揭晚虹。
夫子钟镛姿,含响待莛撞。
勿因宋人愚,而弃仲宣戆。
碧梧嘶凉蝉,白露时以降。
银河亘长天,入地犹淙淙。
毛奇龄(1623—1716)是清初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与他的兄弟毛万龄一起被称为“江东二毛”。他的原名是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初晴、晚晴等。他出生在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因为他的家族来自西河,所以学者们称他为“西河先生”。
在明末时期,毛奇龄是一位诸生,清初时参与了抗清军事,因此流亡多年才得以出仕。康熙时期,他被荐举为博学鸿词科,被任命为检讨,并充任明史馆的纂修官。然而,不久后他请假回乡,再也没有出仕。
毛奇龄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史和音韵学上,他的著作非常丰富。他所著的《西河合集》分为经集、史集、文集和杂著四部分,共有四百余卷。这些著作对于研究经学和历史学都有很大的价值。毛奇龄的学术成就使他在当时的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生平和贡献对于研究清初学术史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沪城傍东溟,本属旧游地。
良友将之官,抱此瑰玮器。
旧尹吾故人,为治轶俗吏。
天子嘉其能,召取置殿陛。
栖鸾岂无群,驯雉真足嗣。
况君乘风云,天路可坐致。
黄浦环城闉,丹花被庭砌。
难兄宰娄水,相隔祗埤堄。
此邦羡堂堂,继至有难弟。
同时府中趋,千载生叹异。
携琴向云间,赠鞭送行骑。
他时返承明,吾友见前事。
天凝地冻,乱花飞洒,缀水精宫殿。
四望迷冥,矗遥峰如剑。
讶冲寒、朋来不速,笑索饮、金带鹴裘犹能典。
想留名、惟羡就狂,何用理轩冕。
衔杯又还止,万家豪富,竞妙歌清燕。
体僵声哽,独穷阁堪念。
愿祝此、东亩瑞叶,数亿廪、谷熟禾丰民心忭。
待欃枪都扫,与君同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