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诗和益都冯夫子韵》原文赏析

  • qiū
    shī
    féng
    yùn
  • [
    míng
    qīng
    chū
    ]
    máo
    líng
  • cháo
    dēng
    qīng
    mén
    宿
    bái
    yáng
    xiàng
  • weí
    cóng
    nán
    jùn
    yóu
    qiān
    weí
    zǒng
    chéng
    jiàng
  • yún
    kaī
    dòu
    qiū
    yīn
    guò
    jiē
    wǎn
    hóng
  • zhōng
    yōng
    姿
    hán
    xiǎng
    dài
    tíng
    zhuàng
  • yīn
    sòng
    rén
    ér
    zhòng
    xuān
    zhuàng
  • liáng
    chán
    bái
    lòu
    shí
    jiàng
  • yín
    gèn
    cháng
    tiān
    yóu
    cóng
    cóng

原文: 朝登青绮门,暮宿白杨巷。
为从南郡游,搴帷总成绛。
云开逗秋阴,雨过揭晚虹。
夫子钟镛姿,含响待莛撞。
勿因宋人愚,而弃仲宣戆。
碧梧嘶凉蝉,白露时以降。
银河亘长天,入地犹淙淙。



清代诗人毛奇龄的照片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是清初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与他的兄弟毛万龄一起被称为“江东二毛”。他的原名是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初晴、晚晴等。他出生在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因为他的家族来自西河,所以学者们称他为“西河先生”。

在明末时期,毛奇龄是一位诸生,清初时参与了抗清军事,因此流亡多年才得以出仕。康熙时期,他被荐举为博学鸿词科,被任命为检讨,并充任明史馆的纂修官。然而,不久后他请假回乡,再也没有出仕。

毛奇龄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史和音韵学上,他的著作非常丰富。他所著的《西河合集》分为经集、史集、文集和杂著四部分,共有四百余卷。这些著作对于研究经学和历史学都有很大的价值。毛奇龄的学术成就使他在当时的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生平和贡献对于研究清初学术史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您喜欢

寄无锡吴明府

明末清初 毛奇龄

忆昔游延陵,常登夫椒山。
慷慨怀令君,高云相与还。
就视获良契,茂茂承欢颜。
饮泉知其清,置身东峰间。
把弄不忍去,宛若冰雪寒。
迄今逾岁月,七见山花丹。
相思寡言讯,欲奋无羽翰。
朅来返梁苑,延憩从近关。
夫君惠化洽,比蔀能相安。
津亭共车乘,垄亩偕盘餐。
初为典使召,星轺起追扳。
继为负土行,而且卧辙环。
翟相制未复,寇公留多端。
与民一家人,贤哉居是官。
今兹四征起,羽檄纷河干。
祗恐念方叔,徵辇来啴啴。
我本羁旅客,中心恋所欢。
临风寄微言,三覆增长叹。

送史上海之任兼示旧明府暨伊兄

明末清初 毛奇龄

沪城傍东溟,本属旧游地。
良友将之官,抱此瑰玮器。
旧尹吾故人,为治轶俗吏。
天子嘉其能,召取置殿陛。
栖鸾岂无群,驯雉真足嗣。
况君乘风云,天路可坐致。
黄浦环城闉,丹花被庭砌。
难兄宰娄水,相隔祗埤堄。
此邦羡堂堂,继至有难弟。
同时府中趋,千载生叹异。
携琴向云间,赠鞭送行骑。
他时返承明,吾友见前事。

六花飞 雪夜与友人饮,用松隐韵,

清末近现代初 汪东

天凝地冻,乱花飞洒,缀水精宫殿。
四望迷冥,矗遥峰如剑。
讶冲寒、朋来不速,笑索饮、金带鹴裘犹能典。
想留名、惟羡就狂,何用理轩冕。
衔杯又还止,万家豪富,竞妙歌清燕。
体僵声哽,独穷阁堪念。
愿祝此、东亩瑞叶,数亿廪、谷熟禾丰民心忭。
待欃枪都扫,与君同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