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雀巡檐游,不及苍鹰飞。
神虬虽夭蟜,不若骏马驰。
丈夫慷慨负奇骨,左顾流沙右溟渤。
手持寸莛撞重关,足下浮云盖高阙。
当年定交三市东,绿巾碧发双颜红。
输心对面指山岳,仰天嘘气垂霓虹。
力持坛坫十年久,独捧铜槃杀鸡狗。
飞盖争驰邺下才,挥毫共集梁园友。
倦游曾著亡是篇,世人拾得惊相传。
珍台珠树散霞綵,青霄白凤翔云烟。
驰驱河洛结瑶佩,徘徊宛委搜琼编。
纵饮那知有时代,同舟便足称神仙。
横行万里渺难顾,夺得宫袍展云路。
卞玉谁教暗里投,邢颜却被宫中妒。
子房豪气不可除,一椎误中秦王车。
举头大笑趿衣履,清江细浪开芙蕖。
仓黄万里帝京道,挟册长安待明诏。
几叠黄金台上云,一群冀北风中踔。
丈夫相对意气真,飞扬跋扈皆殊伦。
晴郊一送颜光禄,思杀镂金错彩人。
毛奇龄(1623—1716)是清初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与他的兄弟毛万龄一起被称为“江东二毛”。他的原名是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初晴、晚晴等。他出生在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因为他的家族来自西河,所以学者们称他为“西河先生”。
在明末时期,毛奇龄是一位诸生,清初时参与了抗清军事,因此流亡多年才得以出仕。康熙时期,他被荐举为博学鸿词科,被任命为检讨,并充任明史馆的纂修官。然而,不久后他请假回乡,再也没有出仕。
毛奇龄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史和音韵学上,他的著作非常丰富。他所著的《西河合集》分为经集、史集、文集和杂著四部分,共有四百余卷。这些著作对于研究经学和历史学都有很大的价值。毛奇龄的学术成就使他在当时的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生平和贡献对于研究清初学术史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