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仙亭》原文赏析

  • xiān
    tíng
  • [
    sòng
    dài
    ]
    xùn
  • shuǐ
    lóu
    tái
    gōng
    yuán
    yún
    mén
    shí
    qióng
  • jīn
    zhǔ
    kōng
    xiàng
    zhé
    guì
    xiān
    wēng
    shī
    jiù
    zōng
  • rén
    yuǎn
    shān
    liú
    zhào
    sēng
    guī
    wǎn
    jìng
    dài
    cán
    zhōng
  • yǎn
    zhōng
    yǒu
    rén
    dào
    dān
    qīng
    weì
    gōng

原文: 隔水楼台耸佛宫,缘⑴云扪石得榰筇。
布金地主空遗像,折桂仙翁失旧踪。
人去远山留夕照,僧归晚径带残钟。
眼中有句无人道,欲寄丹青恐未工。



宋代诗人李弥逊的照片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他于大观三年(1109)中进士,后在高宗朝担任过中书舍人和户部侍郎职务。然而,由于他反对议和并得罪了秦桧,他最终请求退隐归田。

晚年,李弥逊隐居在连江西山(今属福建)。他的词作多以抒发乱世时的感慨为主,风格豪放。他的代表作品有《筠溪乐府》,至今保存下来的词作有80余首。除了词作,李弥逊还有其他文学作品,但目前所知不多。

关于李弥逊的生平和作品,我们可以进一步补充以下内容:

1. 李弥逊在进士考试中获得了高分,成为了一名官员。他在官场上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但由于他的反对立场和与秦桧的冲突,最终选择了退隐归田。

2. 李弥逊的词作以抒发乱世时的感慨为主题,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他的词风豪放,语言直接,富有激情和力量。

3. 《筠溪乐府》是李弥逊最著名的词集之一,其中收录了他的许多代表作品。这些词作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主题,反映了他对乱世的痛苦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4. 李弥逊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生动,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词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李弥逊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词人,他的词作以抒发乱世时的感慨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猜您喜欢

寄题芜湖韦深道所居二首 其一

宋代 李弥逊

男儿骛功名,浪起四方志。
辙环百年间,正足消两髀(原作脾,据明本、四库本改)。
达人坐进此,妙处不容喙。
卷舒周古今,俯仰小天地。
南窗有馀清,松菊爽朝气。
岂独傲世怀,吾生真可寄。

颂古三首 其一

宋代 释法忠

秤锤落井,只有秤衡。
两两相忆,分物不平。
方始取出乎锤,忽又失却秤衡。
始去邻家借觅,衡上不曾钉星。
休休,重者从他重,轻者从他轻。

偈二首 其二

宋代 释法忠

今朝正月半,有事为君断。
切忌两眼睛,被他灯火换(以上宋正受《嘉泰普灯录》卷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