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原文赏析

  • shí
    yàng
    huā
    ·
    shàng
    fēng
    guāng
    nóng
    chù
  • [
    sòng
    dài
    ]
    xùn
  • shàng
    fēng
    guāng
    nóng
    chù
  • hán
    meí
    xiān
  • dài
    chūn
    lái
    xiāng
    xiāo
    jiǎn
    tài
    níng
    zhù
  • bǎi
    huā
    xiū
    màn

原文: 陌上风光浓处。
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
百花休漫妒。


相关标签:婉约赞美梅花十样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寒冷的冬天,乡间小路上的树枝上盛开着梅花,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然而当春天真正到来时,梅花的清香却消散了,它变得端庄自重。已经绽放的各种花朵啊,也不要随意嫉妒其他花朵。

注释:凝伫:形容寒梅挺立时的庄重态势。
漫:随意。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解

这篇评解描述了一枝寒梅在严冬腊月初绽的景象,以及在春天百花竞艳时的端庄自重。词人通过劝告其他花朵不要妒忌寒梅,表达了对这枝早梅的赞赏。

首先,文章开篇描绘了严冬腊月乡间小路上一枝寒梅初绽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一种希望和温暖的感觉,因为寒梅的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使用了“带来春讯”这个形象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寒梅的特殊意义。

然而,当春天真正到来时,百花竞艳,寒梅却“香消态凝,端庄自重”。这里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寒梅的独特之处。在百花争艳的时刻,寒梅不张扬,而是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采,展现出一种高雅和自信。

词人在最后一句中劝告其他花朵不要妒忌寒梅。这表明词人对寒梅的赞赏之情。寒梅在严寒的冬天中开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温暖,而她在春天中的端庄自重更是令人敬佩。词人通过劝告其他花朵不要妒忌寒梅,传达了对寒梅的无限赞赏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篇评解通过描绘寒梅的开放和在春天中的端庄自重,表达了对寒梅的赞赏。寒梅在严冬中的坚强和春天中的高雅,使她成为了一朵独特而令人敬佩的花朵。词人通过劝告其他花朵不要妒忌寒梅,进一步突出了寒梅的特殊之处。这篇评解展示了词人对寒梅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评解详情»

宋代诗人李弥逊的照片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他于大观三年(1109)中进士,后在高宗朝担任过中书舍人和户部侍郎职务。然而,由于他反对议和并得罪了秦桧,他最终请求退隐归田。

晚年,李弥逊隐居在连江西山(今属福建)。他的词作多以抒发乱世时的感慨为主,风格豪放。他的代表作品有《筠溪乐府》,至今保存下来的词作有80余首。除了词作,李弥逊还有其他文学作品,但目前所知不多。

关于李弥逊的生平和作品,我们可以进一步补充以下内容:

1. 李弥逊在进士考试中获得了高分,成为了一名官员。他在官场上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但由于他的反对立场和与秦桧的冲突,最终选择了退隐归田。

2. 李弥逊的词作以抒发乱世时的感慨为主题,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他的词风豪放,语言直接,富有激情和力量。

3. 《筠溪乐府》是李弥逊最著名的词集之一,其中收录了他的许多代表作品。这些词作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主题,反映了他对乱世的痛苦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4. 李弥逊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生动,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词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李弥逊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词人,他的词作以抒发乱世时的感慨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猜您喜欢

蓦山溪·梅

宋代 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宋代 赵长卿

云暗天低。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
盈盈粉面香肌。记月榭、当年见伊。有恨难传,无肠可断,立马多时。

定风波·红梅

宋代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