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夜月的赏析

赏析
人通过描绘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心情。诗人通过描绘“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展现了清淡闲雅的风格和极富神韵的描摹能力。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备受赞赏。

诗的开头两句点出了全篇诗情的由头,即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沉迷于赏玩而忘记了归去。接下来的六句具体展开了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其中,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多胜事”是导致“赏玩忘归”的原因。而“胜事”又是全诗的发脉之处。从整篇诗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能在接下来的三、四句中将“胜事”描写得令人向往,那么其余关于“赏玩忘归”的描写将变得空洞无物。

在这个关键的描写部分,诗人轻松自如地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描写恰到好处。首先,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接了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接了首句的“春”,使整个句子紧密相连,自然流畅。一、二句形成了波纹初起的高潮,接下来的五、六句则是从这里展开的波纹。

其次,这两句描写了山中的胜事,将人与物融为一体,充满了生动的人情和物态。既展现了清夜静谧中水清月白的景象,又从“掬水”和“弄花”的动作中表现出诗人童心未泯和逸兴悠长。虽然只描写了两件“胜事”,但已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第三,通过“掬水”句描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描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与衣香融为一体。通过虚实结合的艺术形象和上下对举的字句安排,使人感受到鲜明的意境和妙趣横生。此外,诗人还精于炼字,运用了“掬”字和“弄”字,既描写了景物又传达了人物的形象,确实是巧妙的表达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心情。诗人通过具体的描写和巧妙的表达方式,使整首诗充满了清淡闲雅的风格和极富神韵的神韵。特别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一直以来备受赞赏。


诗文: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相关标签:春天游历山水月亮写景